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健身無“房”,也能“動起來”

2021-06-03 17:15:38 來源:中國青年網

樂刻健身房一瞥。品牌方供圖

用戶根據Keep App指導進行居家鍛煉。品牌方供圖

  曬跑步數據、秀馬甲線、秀裝備,近年來,健身已成為一種健康時尚的生活潮流。但一提起傳統(tǒng)健身房,往往會讓人聯想起強制買課、“卷款跑路”等,阻礙了不少人“動起來”的步伐。一邊是巨大的健身市場,一邊是急需變革的經營模式,兩相激蕩,催生出許多新業(yè)態(tài)的本土健身品牌:主打24小時營業(yè)、共享健身模式的樂刻,推行隨時隨地健身、已有上億用戶的Keep……這些新品牌一經推出,迅速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那么,健身新業(yè)態(tài)“新”在何處?效果如何?

  資源共享——

  數字盤活人、貨、場

  工作日晚上10點,北京市大望路商區(qū)一日的喧囂逐漸褪去。而在離大望路地鐵站不遠的一家商城內,有不少人正在一間明亮的健身房里揮汗如雨。

  這家名叫樂刻的新型健身房,是一個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共享健身平臺。下載樂刻運動App后,只需不到300元就能成為樂刻的月度會員,不但可以享受其覆蓋全國多個城市的24小時健身服務,還能免費參與線下門店的團體課程。

  “24小時營業(yè),會員全國門店通用,而且也沒有教練過度打擾,我在這里健身很自在。”運動間隙,一位會員告訴記者,她就在附近的寫字樓上班,經常需要加班和出差,樂刻的運營模式讓她能充分利用空余時間健身。

  2013年前后,共享模式開始成為網絡甚至全社會的流行詞,重塑了出行、住宿等多個產業(yè)。面對共享經濟的洶涌大潮,樂刻運動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韓偉與伙伴產生了靈感:能不能推出一個共享式的健身平臺,充分盤活教練與場地資源,讓消費者能夠實惠高效地享受健身服務?

  基于共享邏輯,樂刻一開始便拋棄了傳統(tǒng)的連鎖設想,而是立足互聯網思維,依托核心的數智中臺進行用戶、教練、場地間精準高效的調度匹配。

  “過去的健身房是一個教練只在一家門店服務,而樂刻的模式則讓教練可以通過平臺調度覆蓋到相鄰的門店。”韓偉向記者解釋,“如此一來,私教和團體課程匹配效率會更高,釋放了教練的業(yè)績壓力,可以讓他們真正回歸專業(yè)服務本身,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愈加舒適和實惠的健身體驗。”

  此外,樂刻對于健身業(yè)態(tài)的探索還在于升級的智能化門店。每一家樂刻門店都定位于“小而精”,在保留核心功能的基礎上,將門店面積縮減至300平方米左右,并通過智能化設備實現健身房的自助式服務。

  打開樂刻運動App,消費者可以在線購買會員卡、課程或私教,在線預約課程;到店后,自主通過App完成掃碼開門、課程簽到等活動;課程完成后,還能在線上評價。“智能化改造極大節(jié)約了門店運營成本,從而使用戶享受到性價比更高的服務。”韓偉說。

  2020年“雙11”,樂刻全平臺銷售額創(chuàng)下1.71億元的行業(yè)新紀錄。目前,樂刻擁有超過600萬人的注冊用戶,1萬余名簽約教練,已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重慶、武漢、南京、濟南、蘇州、廣州、成都等29個城市完成超600家門店布局。

  App賦能——

  家里變成“健身房”

  “80后”韓先生是一名忙碌的上班族。日常在公司、女兒學校和家之間三點一線的他,卻能堅持一周3至4次的鍛煉,秘訣就在他手機中的Keep App里。

  展開瑜伽墊,播放Keep課程,老韓的家一下子就變?yōu)橐粚σ坏慕∩韴觥o需通勤,不限地點,女兒睡著后的休閑時分、加班勞累后的放松一刻,都能成為開啟Keep的練習時間。

  “課程設置專業(yè)、講解清楚明白,真的很方便。”韓先生劃著自己的App界面向記者介紹,“無論是簡單拉伸,還是完成無氧和有氧組合訓練,Keep里都有多種選擇。”

  去年疫情期間,韓先生買了Keep手環(huán)和動感單車,配合App使用,不但健身課程更具互動感,每一次運動數據還可以詳細記錄在軟件里,讓他能獲得專業(yè)的分析指導。

  2013年,Keep創(chuàng)始人王寧在準備減肥時發(fā)現,各網絡平臺上有關減肥的視頻和文章更新很慢,內容也良莠不齊。翻看知乎、豆瓣、貼吧的各種減肥帖,王寧意識到大家都在期待一個聚合各種減肥信息的專業(yè)平臺。于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Keep App于2015年2月上線了。

  在這款App中,課程及模塊設置都強調了健身教育的強工具屬性。課程界面簡潔樸素,內容清晰明了,通過視頻示范和時間提醒來規(guī)范整個訓練過程,用戶只需要跟隨App提示就可以完成科學鍛練。

  抓住健身需求之后,下一步就要鞏固用戶的健身習慣。線上,Keep鼓勵用戶發(fā)帖打卡、交流,培養(yǎng)健身達人,吸引粉絲互動。線下,通過健身工具和健身場景完成App的場景延伸,引入運動裝備、輕食、運動空間等打造完整生態(tài),圍繞吃穿用練,提供一站式運動解決方案。

  經過6年發(fā)展,Keep App用戶規(guī)模已達3億,每天有超過600萬人在線揮灑汗水。課程層面,目前Keep自研超過1200節(jié)訓練課程,擁有3000位運動達人,既與健身“超級IP”推出獨家課程,又讓國內運動健身內容趨于規(guī)范化。在智能硬件層面,一款家庭智能動感單車憑借線上線下數據聯通等優(yōu)勢,拿下2020年天貓“雙11”同品類成交額第一。

  “小白”破冰——

  讓更多人參與運動

  新業(yè)態(tài)的出現賦予了中國健身行業(yè)發(fā)展的新機遇。根據《2020中國健身行業(yè)數據報告》,截至2020年12月,中國健身行業(yè)會員數約為7029萬,較2019年增長3.19%。

  《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指出,中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慢性病患病/發(fā)病仍呈上升趨勢。城鄉(xiāng)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xù)上升,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學首席專家趙文華表示,中國居民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較快、流行水平較高、全人群均受影響。

  高漲的健身熱情為何伴隨著越來越胖的趨勢?除去高強度的工作和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小白”如何踏過健身門檻更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生活中,不少人初入健身房,面對著滿屋子的器械卻不知從何下手,辦好的健身卡也只能束之高閣。同時,健身“小白”們身體素質有差異,需求也有所不同,但相關課程卻無法做出及時調整,勸退了不少渴望嘗試運動的人。

  對于健身品牌來說,除了為已經入局的愛好者提供更好更優(yōu)質服務,更需拓寬用戶群體,拉動更多健身“小白”參與運動,養(yǎng)成良好的健身習慣。

  如何帶“小白”破冰?Keep的方案是降低運動門檻,從零開始,先帶用戶邁開腿。在App中,Keep的課程有不少器械入門與初級訓練課程,簡明扼要的演示、專業(yè)的訓練動作,“用戶只要跟著動起來”就行。而在課程講解上,Keep也在不斷靠近“小白”用戶能懂的語言,“我們不會對新手用戶說股四頭肌發(fā)力,而會說大腿前側發(fā)力,轉化成他們的語言來服務。”王寧解釋。

  不同年齡、地區(q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對運動都有不同需求。如何讓更多人動起來?樂刻從場景入手做了有益探索。

  通過與地方體育局或市民健身中心達成合作,樂刻在上海、重慶等地推出了共享體育公共服務,這些體育空間適配了全年齡段、各類型身體素質的健身設施,能夠滿足老中青少以及殘障人士的全人群健身需求。既盤活了閑置公共空間,有效提升了體育運動場館和設施的管理效率,又降低了健身門檻。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