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4 10:11:37
說到“口氣”這個問題,不由得想到之前在知乎上曾看見過一個提問:和有口氣的人一起工作、生活,甚至接吻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網友1:大學室友走到哪都是“十里飄香”,她本人也特別不愛跟人親近,應該是怕自己的被嫌棄吧
網友2:弱弱的說一句……我……我就是……那個有口氣的,但是我現在好了!每次聊天,大家就假裝很“自然”的把手捂在鼻子上,臉上憋得鐵青……
網友3:初吻給了初戀,一股永遠難忘的味道直沖腦門!后來我找了個理由送他一些零食,里面放了五瓶益達……
制造口氣的“兇手”還有更可怕的“陰謀”
“口氣”大,人生處處是尷尬。其實有口氣的人也是受害者,絕對的“真 · 有苦 · 說不出”,這點科學家可以作證。
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發現,在胃部強酸環境下,只有一種細菌能夠存活,就是——幽門螺桿菌(HP)。這個作惡多端的家伙,正是引發口臭的“元兇”!它滋生于食物的殘渣,隱藏在口腔各個角落,然后分解產生硫化物,迅速滋生繁衍發出腐敗味道,也就是口氣。
不要小看這個家伙,口氣只是它作惡的“煙幕彈”真正的大招還在后面。身體素質不好的人,或者對自己粗心馬虎大意的人非常受幽門螺桿菌的歡迎,它們會引導胃炎、胃糜爛、消化性潰瘍,甚至胃癌這些更大的惡魔“撲”向你!
別覺得這是危言聳聽,或者是謠言。2012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幽門螺桿菌列為1類致癌物,感染幽門螺桿菌的胃病患者癌化率是未感染者的10倍;根據《全球癌癥數據庫》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目前排在全球第二而其中大約78%的胃癌患者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各種科學刊物、醫學專家的發言不可不信啊!
不經意的一個動作 就會被幽門螺桿菌盯上一輩子!
你一定想不到,目前全球有超過5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我國就有8億多感染者,5歲兒童感染率達50%,成人感染率可達90%,傳染的主要途徑就是最日常的口口傳播。
很多家庭都是跟老人一起住,一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兩個娃,一起生活。全家人用一個牙膏,簡直就是在給幽門螺桿菌提供傳播的便利途徑。
有時候一起吃火鍋、一起吃飯,尤其是中國人家庭吃飯是幾乎沒有“公筷”的,一旦這個餐桌上有一個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頓飯的其他人也有大大的風險。
很可能吃了這頓香噴噴的飯,嘴里變得“有苦難言”!
就連情侶、夫妻之間的接吻,都會給幽門螺桿菌創造“裂變”的條件。
如果你經常感到胃痛、不消化、口臭、反酸水,恭喜你,即將成為幽門螺桿菌的下一個獵物了。一旦被這個“變態病菌”盯上,就要和它一輩子相愛相殺了。這不是危言聳聽,你的工作不一定能跟你一輩子,你的愛人也不一定跟你一輩子,但是幽門螺桿菌可以哦~
太囂張了,除了它誰都動不了幽門螺桿菌
洗牙、刷牙、漱口水,這些對幽門螺桿菌來說就是一個走過場,毫無卵用;
口香糖?除非你一整天都在嚼口香糖,一旦不吃了,還是會給人“撲面而來”的味道。沒辦法,口香糖治標不治本,把瓜子臉嚼成變國字臉,你也不能除掉幽門螺桿菌;
抗生素?算了吧,它們已經要被幽門螺桿菌破解了,基本上產生了耐藥性,根除治療的失敗率在不斷上升。而且抗生素有毒副作用,易造成胃腸道菌群失調、霉菌感染,甚至肝腎功能造成損害。很可能是最后幽門螺桿菌沒走,別的毛病折騰來了……【戴自英主編.實用抗菌藥物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
直到,科學家發現益生菌竟然是它們的天敵。
益生菌具有廣譜抗菌活性能夠提高有利于健康的細菌的數量和活性,有助于預防、治療幽門螺桿菌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
上海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王文鳳教授曾利用乳桿菌、雙歧桿菌等3種益生菌對幽門螺桿菌的生長進行了體外抑制實驗,結果顯示益生菌對HP有良好的抑菌作用,長期服用無副作用。【王文鳳?,陸立君?.?三株菌共生發酵液對幽門螺桿菌生長的抑制作用?[?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1998.】。
一個好漢三個幫 合和泰蜂膠祛幽(HP)牙膏太硬核了
有了科學基礎,聰明的人類迅速研究出對付幽門螺桿菌的“武器”了,比如合和泰蜂膠祛幽(HP)牙膏,早晚刷牙的時候,里面的益生菌就像戰士上戰場了,一個個快速識別幽門螺桿菌,各個擊破,速戰速決!被摧毀的細菌形成聚合物,漱口的時候就會被沖出口腔。豈止是把討厭的幽門螺桿菌摧毀了,就連它們的“溫床”——牙菌斑,都被擊垮了。
益生菌是主力,還有三個幫手。
蜂膠提取物。牙膏里的蜂膠提取物,改善受損牙齦的同時,最大限度抑制牙斑菌再度生成。
活性劑。牙膏中的活性劑能防止口腔糖類發酵,緩解酸性物質對牙齒的侵蝕,牙菌斑生成再次無望。
納米級潔牙粒子。幫助清除牙垢以及食物殘渣,從源頭打擊。幽門螺桿菌還想卷土重來?直接給你斬草除根!
口氣不可怕,社交最尷尬,大招在后面,胃癌是終點。別讓幽門螺桿菌在口腔和胃里作威作福了,速戰速決,和口氣說拜拜。
來源:環球都市網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