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9 5:57:55
經過2019年的高速發展,短視頻行業進入到“精細化運營”的新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短視頻賽道完成營銷的轉型和升級,但優質短視頻的創作過程遠不是打開攝像頭那么簡單,它有一套獨立的商業規則。
作為巨量引擎旗下一站式數字營銷培訓和認證平臺,巨量大學基于對行業的深度洞察發現,很多企業的短視頻創作能力需要提升,甚至有的企業是從0到1搭建短視頻創意團隊或部門,整個行業對營銷人員的能力界定也并不清晰,沒有具體的標準。4月28日,巨量大學創意營銷認證正式上線,成為國內首個針對短視頻行業創意營銷認證的服務體系,通過專業化、體系化的知識內容,以及系統化的個人資格技能認證,為企業提供了一套系統的創意營銷增長路徑,幫助企業打造高效的運營體系,實現優質人才培養和儲備,從而對整個內容資產進行有效管理,優化各種成本結構,大大提升效率。
創新系統教培模式,打造專業人才認證體系
人才是企業生產力諸多要素中的特殊要素,是企業競爭力的直觀體現。巨量大學打造了系統科學的教培模式,目前已積累超過1000門移動營銷課程,吸引超過40萬用戶進行線上學習。同時,巨量大學面向生態合作伙伴,提供巨量講師認證體系,在全行業形成優質講師資源聯盟。此次上線的“創意營銷認證”將從教學到認證,快速提升短視頻創意人才全面的專業技能。
在課程設計方面,為方便所有運營人員進行碎片化學習,整體課程分為初級和中級,根據難易程度提供線上學習路徑。初級課程主要幫助從業者快速完成廣告創意和傳播的基礎認知,以及爆款創意背后的策劃技巧,并系統講授巨量創意產品的使用規范;中級課程則聚焦短視頻創意的誕生和執行過程,在營銷落地階段,激發從業者產生爆款創意的靈感,在對抖音廣告和豎屏廣告更深度的理解基礎上,綜合提升從業者攝像器材使用、后期剪輯、團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在專業的授課過程中,除了多元化的課程,教師資源也非常重要,巨量大學的解決模式是,由最合適的人來教學。比如邀請高校老師講述廣告的基礎認知和傳播認知,由巨量引擎服務團隊指導從業者的廣告策略洞察和落地實踐等,還邀請了行業知名的代理公司從品牌實操層面分享優秀案例,避免執行階段不必要的損耗。
學員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完成學習后進行線上考試,由巨量大學對最終結果進行評定和級別認證。巨量大學未來還將不定期進行全國巡講,根據各區域特色,進行線下專業培訓,實現定制化教培。
構建科學能力模型,全面提升人才創意能力
內容創作難、漲粉難、成本高、執行低效、投放難……這些是橫亙在很多企業運營到增長之間的難題,在創意營銷認證推出之前,巨量引擎即根據這些難題獨創了一個科學的能力標準體系“創意營銷認證能力模型”,為企業的創意人才儲備和運營保駕護航。
目前,能力模型從“初級廣告創意師”和“資深廣告創意師”兩大角色出發,定位創意相關從業者的各項專業能力。初級廣告創意師需要具備廣告理念認知、客戶需求洞察、創意策劃研究、創意產品應用、創意團隊認知五大方面的能力,資深廣告創意師則需要在行業營銷洞悉、創意構思探究、視頻拍攝執行、剪輯后期呈現、團隊人效管理五大層面有深度的洞察和執行能力,這個模型涵蓋了當下短視頻創意人才從前端到后端的全鏈條能力屬性。
最重要的是,這套能力模型既可以成為短視頻從業者創意人員自我評估的標準,也可以成為企業選拔短視頻人才的衡量標準,從而助力整個短視頻營銷生態的良性發展。
當下,短視頻內容創作趨向良性增長,泛娛樂內容仍占主導地位,時尚、美妝、汽車、運動等垂直類內容的消費需求被放大,2020年可預見的是內容端更加百花齊放,更多精、專內容領域出現。對于短視頻營銷來說,比拼的不僅是內容出品質量,還包括特色人設定位、精細化內容、粉絲運營和操盤流量的綜合能力,激烈的市場競爭勢必將人才的需求和標準推向新高度。
本次創意營銷認證的上線,多位行業專家參與一起迸發“創意能量” ,包括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剛、Loong創始人/資深創意長工龍杰琦、上海劇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查道存、群邑數字戰略與發展董事總經理宋文鋒、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廣告系主任王樹良、巨量引擎營銷創意負責人東東槍、微播易創始人/CEO徐楊、網贏天下網創辦人/首席架構設計師方立軍、暢銷書《爆款文案》作者關健明,9位資深專家基于對短視頻行業的精準洞察和深入解讀,對創意營銷認證進行針對性闡述、解析,攜手共育創意人才進階,與行業一起成就創意營銷新格局。
創意營銷認證通過將科學的創意人才能力評估模型和高質量的課程內容相匹配,打造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認證體系,希望可以成為行業從業人員的通識教材,為更多內容創作企業提供員工培養的范本,與行業共同服務營銷人才成長。作為發起方,巨量大學也將持續以專業營銷知識為全行業生態伙伴提供商業增長力,讓知識加速每一次商業成長,最終幫助企業和品牌實現創新和突圍,搶占增長先機,徹底打開短視頻的寶藏。
來源:北國網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