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8:30:25
?
???4月15日,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回京。三天前,北京協和醫院的護士劉笛無聲無息地上完最后一個班,下班后接到了即將撤離的消息。
????“并沒有想象中即將回家的興奮,眼前都是一幕幕曾經奮戰的畫面。”回望支援武漢的這段日子,劉笛心中感慨萬千:“在這里我們有過歡聲笑語,有過淚流滿面,也有過自責無力。武漢,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從2月7日抵達武漢開始,劉笛就在小紅書上記下自己“援鄂”68天的點點滴滴。在她的日記里,有工作的艱辛,有與患者的互動,還有對周圍人支持的感激以及始終保持的必勝信念。
????眼睛里有星辰大海,笑容里充滿陽光
????劉笛是北京援助武漢的第二批醫療隊成員,2月7日下午她坐上飛往武漢的航班。赴武漢之前,她是協和醫院ICU病房的護士,這次支援的醫院是華中科大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
????1月31日,華中科大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被指定為“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救治定點醫院”,擴建后該院區床位總數為1100張,全部用于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重癥患者,是武漢市抗擊新冠肺炎最重要的陣地之一。
????抵達武漢的第二天,劉笛和同事們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雖然劉笛一直在ICU病房工作,但這次她和醫療隊面對的是重癥新冠肺炎患者,極其嚴格的防護措施對劉笛而言也從未經歷過。
????第一次穿防護服,劉笛和同事們花了40分鐘才把口罩、帽子、防護服、腿套、鞋套、護目鏡、防護屏全部穿戴整齊。為了節約物資,一套防護服劉笛和同事們要穿5至6小時,因為密不透風,貼身的衣物濕透了又變冷貼在身上,紙尿褲濕了又被體溫烘干,脫下護目鏡時,血管內血液急劇充盈,導致短時間劇烈頭痛。
????雖然工作格外辛苦,但有位患者對劉笛說的話令她瞬間“滿血”,這位患者說:“我雖然看不到你們的臉,也不知道你們的名字,但是我能看到你們的眼睛,能給我力量。你們醫護人員的眼睛里有星辰大海,笑容里充滿陽光!”
????生命就是這樣,
????有時堅強,有時又很脆弱
????華中科大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救治的都是新冠肺炎危重病人,在這里,劉笛不斷見到生命的脆弱與堅強,她把這些都一一記錄在小紅書上。
????劉笛曾照顧一位阿姨,雖身體不斷好轉,但有些譫妄的表現。劉笛和幾位同事輪番對阿姨進行談話治療,阿姨終于安靜下來,并在紙上寫下“想活命”三個字。劉笛鼓勵她說:要堅持下去,配合治療,早日康復。
????另一位叔叔可間斷摘掉呼吸機但仍陷昏迷,家人發來了視頻。“我們一起加油!家里的花都開了,你一定可以醒來,我們等著你回家!”隨著親人們一聲聲的呼喚,叔叔也慢慢睜開雙眼。一旁的劉笛一遍遍聽著視頻,沒有忍住的淚水流進了護目鏡,又順著口罩流進了她的嘴里……
????重癥病人的康復就像闖關,有人逐漸好轉,也有人最終離去。2月18日,劉笛看到武昌醫院劉智明院長去世的消息,陷入深深的遺憾,幾天前劉笛和同事們還在病房里護理過他。“我們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但終究還是沒能挽留住他。”
????“生命就是這樣,有時很堅強,有時又很脆弱。在外人眼中,作為一名重癥護理人員,我們應該見慣生死,但是誰又能真正看透?”劉笛在日記里感慨道,“在生死面前,人類很渺小,我們能做的是,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凡人不能永生,但愛可以!”
????在武漢的日子
????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日復一日繁重而高危的工作,賓館醫院兩點一線的生活,讓醫護人員們格外珍惜日常小小變化,不放過任何一次微笑的機會。
????隨著清醒的患者越來越多,劉笛所在的第五小組的組員們養成了在外層隔離衣上作畫和寫祝福語的習慣,比如“全村的希望”、“全村的驕傲”、“全村的祝福”,走進病房后引得患者們陣陣發笑。
????令劉笛覺得“戰斗力爆表”的,還有身邊工作人員的支持。每天加班再晚,賓館大廚也會為他們備好熱飯。北京醫護人員喜歡西紅柿炒蛋,大廚就連做三盆,讓大家吃過癮。司機師傅總是盡可能將車停在醫療隊上下車最方便的地方,盡量讓大家不被雨水淋濕。
????4月8日武漢解封的凌晨,醫護人員們被安排夜游長江,看了一場燈光秀。零點到了,在解封的這個重要時刻,劉笛和同事們像往常一樣,坐上了開往醫院的班車,開始他們的工作。
????“我曾在凌晨的班車上見過武漢最蕭瑟昏暗的時光,也有幸在零點的鐘聲響起時見證武漢重啟。絢爛的燈光展示著這座美麗城市該有的風采,與武漢在一起的日子,充滿著感動、汗水和淚水,這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那一日,劉笛在小紅書筆記上寫道。
來源:新浪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