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 11:56:07 來源:央視網
【現實挑戰】養老服務驛站因疫情暫停對外營業,配套的老年餐桌也暫時關閉
【應對策略】隨著疫情防控逐步向穩,老年餐桌逐步開放,為老人提供就餐、送餐等服務
年初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京市各區的養老服務驛站暫停對外營業,配套的老年餐桌也暫時關閉。隨著疫情防控逐步向穩,北京市各區養老驛站已陸續恢復營業,同時,不少驛站的老年餐桌已重新開放,為老人提供就餐、送餐等服務。此外,康復理療、家政保潔等服務也將逐步有序恢復。
對老年人來說,一日三餐是“頭等大事”。特別對于高齡、獨居、空巢和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吃飯成了“剛需”的基本問題。
在朝陽區八里莊街道紅廟社區機二委小區,大院里的“咱家味道”老年食堂門臉不大,門口貼著福字,窗外掛出當日三餐的菜譜。居民劉先生說,疫情前,一天三餐都來這兒解決,家里基本不用開火,也不用兒女跑。“現在終于又開門了!”早飯有油餅、餛飩、包子、麻團、炒肝、豆腐腦、小米粥十幾樣,都是老北京的口味。劉先生贊不絕口:“做飯的師傅多是附近機二委小區里的老街坊,有什么改進口味的要求,都能說得上話,隨時調整。”
中午11點多,到老年食堂買飯或吃飯的老人絡繹不絕。老年套餐一葷一素、一葷兩素都不過十幾塊錢。食堂大部分以主食為主,除了大餅還有餃子和面條,熟食有醬豬肘、豬蹄、牛肉等,持老年證或志愿者證還有優惠。
據了解,八里莊街道先后在延靜里、十里堡、羅馬嘉園、紅廟、紅廟北里5個社區開辦了老年餐桌,惠及全地區80%以上老年群體,9月1日前已全面復工復產,滿足老年人用餐需求。
門頭溝區軍莊鎮西楊坨村的老年餐桌開辦已經快三年了,為村內60多名70歲以上老人提供午餐服務,每位老人每月可享受18次免費就餐的機會。
近日因疫情被按下暫停鍵的餐桌恢復了營業。上午10時許,食堂的廚師們就開始為老人們烹制午餐。考慮到老人牙口不好,廚師還特意把蔬菜多切上幾刀,菜品也烹煮得更軟糯一些。中午11點,老人們拿著餐盒,陸陸續續來到餐廳打飯,工作人員把菜品分放到老人的餐盒里,每一份飯菜都“足斤足兩”。
同一時間,東城區永外街道定安里社區的“惠民老年就餐服務站”也開始忙碌起來。這里并沒有老年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幾位配菜師傅有條不紊地將葷素搭配的飯菜盛到飯盒里,送餐員們也在測量體溫后認真地將溫度、姓名、手機號碼寫在“溫馨提示”的紙條上,仔細核對訂餐老人的居住地址后拎起飯盒快速出發,為轄區內60歲及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送餐服務。東直門街道的東環養老驛站老年餐桌已重新開放,迎來不少“老顧客”。午飯前,工作人員就已準備就緒,各色菜品、主食、餐具碼放整齊,門口醒目的位置放著提示牌,提醒大家就餐前出示健康碼。
重新運營后,老年餐桌結合老人需求和反映,在菜品和主食上下了功夫。除了增加主食種類,讓老年朋友有更多選擇外,菜品也更注重葷素搭配,確保大家能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和蛋白質,保證營養又健康。
文/本報記者 陳斯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