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誠食善糧馬志鋒的心中有個"自然夢"

2020-04-24 3:41:20

深邃、潔凈,這是第一眼望見湛藍天空時的印象。

遼闊、厚重,這是第一次踩在黑土地上的感受。

這里是東北,一片孕育著自然與生命的土地。每到九月的豐收季,稻田里就熱鬧起來,各家雇的收割機轟隆隆作響,在一片金黃中劃出一道道筆直的線條。

但在哈爾濱五常市外有400多畝不一樣的稻田,這里有飽滿的稻穗在風中搖曳,卻不見轟鳴的收割機,只有一道道人影揮舞著鐮刀,不時地在田中站起又蹲下。這片靜謐中又透出傳統農家氣息的田地上豎著一排紅底白字——誠食善糧自然種植五常基地

400多畝地不是個小數目,就是靠大型收割機都得好一陣子。現在為什么放著好用方便的機械收割不用,反而靠成本高、耗時長的人工收割呢?那得多花功夫啊。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采訪到了誠食善糧的品牌發起人之一——馬志鋒,一個來自浙江的東陽漢子。聽到我們的問題后,他用了兩個字“自然”,接著又進一步介紹說這是因為誠食善糧整個品牌從育種到種植,再到收割、加工都秉承著“自然”的理念,不光收割采用自然人工收割法,在種植過程也始終小心保持著自然的純凈,不用一粒化肥、一點農藥,車間生產更不含有一點添加劑。對誠食善糧而言,這個自然不是退回到傳統的刀耕火種,而是師法自然,探索現代農業另一條發展的方向。

講到這的時候,馬志鋒給我們看了一張照片,照片里是或白或黃、或紅或紫的谷物。“這是我們專門為8個月到6歲孩子設計培育的寶寶米,每一包里頭包含了16種谷物胚芽米。胚芽米是大米的精華,集中了多數的營養。我們就是為了讓孩子能享受到自然、純凈、營養的食物,從小保護他們的健康。”

選擇做誠食善糧寶寶米不是馬志鋒的一時興起,從2015年加入浙江盛和塾開始,他就認識了許多有志于公益事業的朋友,先后一起做過許多的公益項目。他先后開設過兩家專為兒童而設計的牛排店。從牛肉、調料等原材料的精挑細選,到烹調方式、衛生狀況的細致琢磨,他都盡力地去做到“讓寶寶開心、父母放心”的理念。這也讓他對餐飲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馬志鋒很喜歡孩子,他自己就有兩個孩子,而且還是幸運的龍鳳胎。因為這個緣故,在兩個孩子的日常生活上他格外上心,特別是食物健康。做餐飲業的經歷讓他能接觸許多普通人不了解的信息,也更讓他心生警惕。在食品行業中,使用各種色素、調味素、防腐劑等添加劑是通行的做法。而像我們常吃的大米,為了更高的產量,在種植中除草劑、化肥、農藥等等只有用得少和用得多的區別。成年人能依靠自身的消化能力將這些添加劑分解和排出體外,但對腸胃還處在發育狀態的寶寶們來說,這是種無形的負擔,帶來的影響會伴隨終身。

越了解,越心驚,越覺得自己該做點什么,包括馬志鋒在內的181位誠食善糧發起人有了一個共同的想法——專為寶寶培育純凈的自然大米。他們中許多人像馬志鋒一樣并不出生在東北,過去也很少干過農活,但一樣戴起檐帽、拉起袖子,一頭扎進了東北的黑土地里。

因為怕使用除草劑會有殘留,他們出動了100多人在畝田里一點點地手工拔草,400多畝的田地來回走了好幾趟,生怕漏了一根雜草。一次,一場蟲害打了他們個措手不及,打農藥會有殘留,不打農藥就得眼睜睜地瞧著地里絕收,怎么辦?他們最后選擇了一個“笨”辦法,從一位老農民那學到了“打”,用竹竿把蟲子打下來,掉在水里就淹死了。

“那蟲啃得不是地里的苗,是我們所有人的夢想。”說到這的時候,馬志鋒有些感慨,“那竹竿打起來既不能太用力,用力就會傷了稻谷;又不能不用力,不用力那蟲就下不來,我們所有人心里發急,手上卻得耐心地把著度。一個個地累成汗人。”

再到后來的手工收割,進車間無菌無添加的生產、包裝,可以說田里每一寸土壤都浸潤過馬志鋒和團隊每個人的汗水,每一粒米都是他們對自然的謝禮。有人不理解, 說你們費這么大心思,一滴農藥、化肥都不用,除草收割全靠手,圖什么?這么做能收回成本嗎?

值嗎?有意義嗎?這是馬志鋒聽到最多的疑問。但他覺得值,整個誠食善糧團隊也覺得值。在盛和塾學習稻盛和夫先生經營哲學時,有句話始終印在他的心中——老先生說做事要明確自己的目的和意義。而跟著團隊做誠食善糧寶寶米,親身在田里勞動付出,馬志鋒明白自己不是為了財,也不是為了虛名,而是真的踏實地想做一件有價值的事。培育出純凈的寶寶米,在孩子最弱小的時候就給予他們最好的呵護,這就是價值,這就是馬志鋒和團隊的意義。

整個2019年,馬志鋒和團隊走過了20000多公里的路程,拜訪過一位又一位堅持自然農法的新農人,深入考察過15種谷物種植基地。這一路他瞧見過春天里的綠意盎然,聞見過夏日空氣中的泥土清香,觸摸過秋風拂過后的金黃麥浪,感受過皚皚冬雪下孕育的勃勃生機。這不只是一次對誠食善糧自然農法的探尋,更是一次修行,是回歸自然的虔誠禮贊,是對內心良知的再回首。

誠,信也,不欺人,不自欺;善,仁也,人性本善,常懷利他。屬于人的自然就是誠和善,馬志鋒和團隊想用這份誠心和善意來保護更多的寶寶,共同推動食品安全的健康發展,讓“誠實善良”在更多人心中自然萌芽。


來源:華北信息港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編輯:楊文博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