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歐商投資企業協會:架起政府與歐洲企業的橋梁——訪太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歐商投資企業協會(TRT)主席張臻偉先生、 副主席沈亞女士、副主席楊剛先生、副主席威利.瑞斯特先生、副主席馬莉珂女士

2022-11-11 13:59:28 作者:李莉

64600972636b4e81a7124799ae7b038.jpg


太倉市副市長張展與張臻偉、沈亞、威利.瑞斯特在歐尚投資企業協會總經理會議上合影


cd49025ec37f46c0821d54dd359ba7a.jpg


張臻偉在雙元制教育創新發展論壇上致辭


太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歐商投資企業協會(簡稱TRT)自成立以來,以中德之情為紐帶,利用鄉情、友情積極協調當地政府與德企之間的關系,使協會與企業、與政府之間得到充分交流,同時積極為協會成員之間的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牽線搭橋,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優勢互補,為協會實現高質量發展蹚出了一條特色之路。


多年來,太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歐商投資企業協會(以下簡稱TRT)在服務企業發展、推動資源共享、促進中德文化交流等方面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太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政商各界的廣泛認可。


“全球經濟在后疫情時期緩慢復蘇,同時面臨新的挑戰。歐商投資企業協會將進一步推進協會的改革與發展,提高協會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奮力推進協會高質量發展。同時積極發揮好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持續改善協會會員的營商環境。”近日,太倉歐商投資企業協會主席張臻偉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相信未來歐商投資企業協會將為太倉當地的城市文明、文化素養提升發揮更好的作用,為以后的經濟發展發揮越來越有效的作用。


與協會共成長


歐商投資企業協會張臻偉主席是協會的參與者與見證者,見證了協會的起步和蓬勃發展,并與協會共成長。


多年來,張臻偉主席一直致力于中德文化和企業交流,抓住地緣優勢、政策優勢,積極地向德國和歐盟公司及其投資者宣傳太倉的良好投資環境、促進外商在太倉的投資,同時把德國企業聲音反饋給政府,政府政策也及時與德國企業進行互動。2017年張臻偉被86家德國企業推選為歐商投資企業協會主席。憑借為人處世的誠信踏實,他本人贏得了其他協會會員的稱贊。


微信截圖_20221111134933.png



TRT主席:張臻偉


張臻偉介紹說,1995年,他來到太倉時,任克恩里伯斯公司總裁,當時只有七、八家德國企業,大家每個月自發聚在一起,是最早圓桌會議的雛形,但聯系相對比較松散。隨著德國企業在太倉慢慢增多以后,德企有著共同的問題,共同的訴求,為了更加方便與政府溝通,太倉歐商投資企業協會(TRT)于2006年成立。主要目的是促進會員企業之間交流運營和戰略問題信息和經驗。協會還承擔了廣泛領域的項目,支持成員公司在商業和社會方面的可持續發展。除了成員公司總經理參加的每月TRT大會外,全年還針對特定的興趣領域舉行其他會議和活動。同時,協會積極參與羅騰堡德風街、中德智能制造聯合創新中心、太倉市工程師協會建設,精耕細作中德雙元制本科項目、中德融創工場殘疾人公益事業,定期召開總經理會議、人力資源工作小組會議、各領域研討會,為太倉高新區打造一流優質的營商環境作出重要貢獻。


微信截圖_20221111135054.png


TRT副主席:沈亞


太倉高新區歐商投資企業協會副主席、歐亞瑟水藝(太倉)有限公司總經理沈亞服務于歐商投資企業協會已經超過12年。她表示,TRT在建立初期的主要任務是作為一個以德國企業為主要群體的開放的交流平臺,為所有成員企業提供信息分享、交流學習的機會,同時也作為一個與當地政府進行溝通交流的重要窗口。對于剛入駐太倉的企業來說,為他們提供有效的實際經驗,幫助他們渡過剛開始的磨合期,讓他們更有信心,更加耐心地開展工作,更快地扎根太倉。而對于已入駐太倉多年的歐洲企業來說,協會作為一個地方有影響力的平臺對區內以德資企業為主的成員企業間的橫向交流學習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載體。作為一個代表和服務于歐洲企業的協會,TRT發揮了非常好的溝通及橋梁作用,與太倉開發區、太倉市政府就有關問題進行公平友善探討并積極解決。


太倉歐商投資企業協會在促進成員企業間產品的質量方面,提高生產效率方面,起到的積極作用也是非常大。首先,歐商企業間的相互學習參訪。其次,以協會作為組織方,組辦各類專業培訓。如:建立質量提升培訓項目,開展各類與各企業密切相關、能夠提高公司整體運營效率或員工(包括高層管理人員)素質的培訓。同時歐商協會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會員單位,搭建了一個有效運作、較為完善的TRT交流平臺,為區內企業的交流和合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歐商投資企業協會副主席、通快(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剛表示,太倉眾多德企的發展需要一個權威、公立和具有前瞻思維的行業組織去引導、去規范、去解決和去促進。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匯聚世界最前瞻的思想,推動中德兩國制造業標準互認,加快人才培養,營造互利共贏的合作環境,助推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中德文化的溝通和交流


目前,太倉共有德企453家、投資總額超50億美元、工業產值超500億元,是國內德企投資最密集、發展最好的地區之一。與此同時,太倉的對德合作內容也在不斷深化,已經從經濟領域拓展到了文化、體育、社會管理、生態環保等各個方面。


張臻偉表示,德國人選擇太倉,看重的原因就是發展的可持續性。因為太倉并不是采取包括減稅、造廠房等硬推的方式進行招商,而是看上去平平淡淡,卻平平穩穩、長長久久,入駐太倉的德國企業沒有感受到麻煩,周圍的人能夠理解他,或者他也能夠理解周圍的人,這樣的環境才能讓德國人比較放心。“我覺得信任度在德國是很重要的,太倉的做法是通過細水長流的過程,慢慢建立信任度,然后讓德國人喜歡上太倉。太倉成為德企之鄉,這是硬件跟軟件的結合,也是必然的結果。太倉的營商環境或者說招商引資的理念跟德國人是比較契合的,同時太倉人本身的特質跟德國人有一點點像,不急不躁。太倉人雖然不是那么玩命工作,但是有責任心。太倉歷史上比較富裕,近幾年的經濟都在穩步增長,雖然看上去慢一點,相對來說走得比較穩,太倉本身也是希望一步一步走,對德國企業來說可能正好契合”,張臻偉說。


“太倉的營商環境很好,地理位置也好,離上海、昆山、蘇州和常州都比較近,同時周邊有一些高質量的供應商,太倉有潛力去適應更多的德國企業或者歐洲企業。”太倉高新區歐商投資企業協會副主席、巨浪凱龍機床(太倉)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威利.瑞斯特先生說,太倉正在持續吸引高質量的外商投資企業落地。


協會副主席、德國中心總經理馬莉珂表示,中國政府對于疫情采取“動態清零”的嚴格防疫政策,這一政策與其它歐洲國家的政策是完全不同且極其嚴格的。協會為增強外資投資中國的信心,搭建了一個高效暢通的交流平臺,及時消除了外資企業可能存在的誤解,提高了外企繼續投資中國的信心。


精心打造服務型協會


“協會應想會員所想,急會員所急,真正讓會員看到實效,體會到實惠的幫助。讓會員時刻感到組織的力量,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張臻偉表示,協會要充分發揮連接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與政府溝通聯絡,協調融洽會員企業之間關系,千方百計為會員提供服務。協會提出,有困難找協會。事無巨細,大到為會員企業排憂解難,例如人事招聘、財務、稅務、海關等問題;小到會員的個人問題,比如外國專家的簽證、子女入學問題等。只要需要協會幫忙解決,秘書處都會傾其所能,排憂解難。


微信截圖_20221111135205.png


TRT副主席:馬莉珂


馬莉珂表示,協會要用心用情,服務會員,加大幫助力度,助力企業發展、為企業紓困解難,以家的溫暖增強協會凝聚力。


協會不僅對會員做好服務,同時加強與外界的合作和交流。協會副主席沈亞介紹說,自2014年9月德國工協會太倉辦事處成立后,協會更是加強了與德國工協會的密切合作。兩個協會在更多的層面進行深度合作。為太倉的企業提供更多的便利。目前與德國工協會的培訓合作,已有HR、物流、財務、運營的各個方面。作為一個專業的代表高質量企業的協會,TRT還與歐盟協會,中國和德國的經濟相關部門保持密切交流。目前開展的有德國聯邦采購協會的合作、與DEG德國政府銀行合作交流和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中國研究院交流等。


架起中德友好金橋


“通過歐商協會,讓幾個德國企業一起來做廠房的維護保養或者智能化的一些工作,甚至包括集中一些產品和原材料的采購。這樣,德國企業各自也減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為德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架起一座金橋。”張臻偉表示,太倉政府一直在認認真真地營造營商環境,很少用政府力量去推動,而是讓企業自然的發展。協會愿意幫助政府對德國企業的招商,因為協會站在企業角度更理解德國企業的訴求。站在協會角度,會員提供給協會第一手的數據,協會也會給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微信截圖_20221111134800.png


TRT副主席:威利


張臻偉主席跟太倉政府,特別是高新區政府進行合作,幫助政府成立“工業4.0”誠信公共服務平臺,聯絡很多德國企業、研究所、高校等,希望把“工業4.0”概念元素展示出來,也希望德國公司各自成立各自的博士工作站,然后成立聯合工作站,一方面能夠幫助到在太倉的德國企業,另外一方面也能夠通過服務平臺給太倉的民企做一些幫助。


楊剛副主席認為,協會起到橋梁的作用,不只是搭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互助,還建立企業和政府之間。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期間,2020年時候協會跟政府溝通非常密切,政府第一時間傾聽企業的困難,包括怎樣開工,怎樣在保證防疫的同時,保持復工,甚至保證整個供應鏈和物流的通暢,協會和德企與太倉的政府、商務局、工信局和應急局等部門保持了多方面的溝通。今年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協會每個禮拜都與政府和各個部門保持溝通,使協會真切感受到政府是在貼心服務企業,企業提出的困難和需要的支持,能得到政府的采納和幫助。“中國市場的潛力非常大,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又得到地方政府的扶持,因此我們通快公司在中國的團隊發展能夠蒸蒸日上”。


沈亞副主席則認為,協會不僅起到了橋梁紐帶作用,也成為了企業之間的粘合劑、潤滑劑和推進劑。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平臺,中歐雙方凝聚了一大批具備專業素養、職業素養,同時具備國際化視野的國際人才,這些人才促進了中德(中歐)文化交流,促進了中德經濟良性健康發展。太倉這個城市受益于這些人才在各個方面的帶動和影響,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各類人才來太倉投資或定居。


倡導雙元制教育培養人才


“雙元制教育在德國的成功之處在于整個大環境,企業、工會、協會等與國家密切合作,公司培訓與學校培訓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張臻偉表示,從1848年德國開始從事雙元制職業教育培訓,經過多年的改變、創新和進步,雙元制職業教育培訓,為德國經濟,特別是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被德國工業界、商業界推崇為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其成功經驗也被不少國家借鑒。


張臻偉介紹,2000年克恩里伯斯公司需要技術工人。當時中國的技術工人的水準相對不高,老工人手藝不錯,但對數控車床的控制相對差一點,當時大家都沒有認識到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張臻偉認為,企業在太倉投資不是短視的行為,要看未來20年乃至三十年的發展。當時克恩里伯斯和慧魚一起推動引進雙元制培訓,德國政府支持了雙元制的推動,第一批的設備還是巴登符騰堡州政府資助的設備,培訓主任和老師也是德國派過來的培訓師,一直持續了十五年,相對來說是太倉得到了比較原汁原味的傳承。雙元制定制化的培訓,跟企業做什么產品,怎么發展有關的,每個企業有各自的特性,每個企業有各自的要求,因此標準化的理論教學放到學校進行,實踐部分是在企業里面進行。十余家德企建立了雙元制培訓中心。目前,參與雙元制培訓的企業近六十家。


微信截圖_20221111135359.png


TRT副主席:楊剛


楊剛在德國已30余年,在2007年至2011年時曾在上海同濟大學中德學院兼任全球供應鏈教席教授。“希望把德國的知識和做事的方式和思路,帶給中國的年輕人。當時在做教培時,花的都是晚上和周末,這使我感覺做事很開心。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把這個能力嫁接到更多的人身上,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他表示,在2018年來到太倉后,跟歐商協會共同推動了雙元制教育的發展,通快與健雄職業技術學院一起進行了高端技術工人的培養,現在通快的雙元制學生已經是第三屆了。德國企業對技術細節的專注確實值得學習,這和學歷沒有直接的關系,而是對技術的崇拜。希望通過雙元制的教育,為中國的智能制造打造出最好的人力資源。


“推動智能制造必須有一批非常有能力的技術工人來支持。通快在太倉的定位是研發總部型企業,因此需要的人才是比較高端的,必須吸引更多的高層次技術人才扎根太倉。怎樣共同培養技術工人,不只是學校的問題,也不單是政府的問題,需要企業一起來參與和付出。”楊剛表示,“如果太倉的雙元制教育是個點的話,我們已經比較成熟。但如果當作面來看,目前還是在導入階段,如何把點變成面,我覺得這條路還是非常長遠的。因為目前的技術工人在整個社會分工中不被人看好,這是個比較大的問題,也是個社會現象。而在德國,技術工人在整個社會是非常認可的,享受與其他大學畢業生同樣的社會地位,我認為要改變這個,政府還需要給出更多的導向。”


張臻偉主席考慮更多的則是下一步雙元制教育將如何發展。他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告訴筆者:“最近,我們召集了所有在太倉德國企業進行雙元制培訓的培訓主任,準備成立一個雙元制實訓聯盟,可以互相交流企業各自培訓的內容,企業培訓就可以有專業有分工,這樣的話互相之間就不會有沖突,也不會重復培訓。另一方面來說,將對學生、學徒的身份和待遇或者學生畢業以后的能力做標準化的要求。目前有的地方只是用了德國的雙元制的教材,但實際上培訓的內容、形式和過程都是單元制,如果不結合企業的需求那就只是紙上談兵。政府和協會希望能夠把實訓部分做成一個看似松散卻有很強凝聚力的聯盟。等雙元制的標準統一以后,希望能夠通過聯盟輸出我們的經驗和教學方式。現在太倉的雙元制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非常接地氣,既有現代理論知識,又有動手能力,在太倉德企,甚至在太倉民企里已經表現出非常強的競爭力。實際上太倉的雙元制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上。我們希望結合政府和培訓中心,包括工業學校和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把太倉的實訓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我相信可以把中國職業教育的水準在現有的基礎上做更進一步的提升。”


開展特色活動增強凝聚力


張臻偉主席深知TRT是個開放、包容的群體性組織,大家要圍繞著共同愿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觀把協會做大做強。他從凝聚力建設入手,通過凝聚力、團體意識建設,上升為會員間能形成廣泛共識的一種思想意識形態。讓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合作,攜手共贏。


TRT通過不斷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去打造協會的凝聚力,包括總經理例會、工作小組會議、交流活動、籃球聯賽、足球聯賽、春季綠色騎行活動、中德高球日、羽毛球聯賽、太倉啤酒節等,通過大量的具體實事,讓會員企業體會到協會的價值和作用,協會的凝聚力才會不斷地得到鞏固和加強。


威利.瑞斯特副主席表示,協會的活動中使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啤酒節。啤酒節是比較開放的,人們在享受音樂和食物的同時,可以認識更多的人。在增進友誼的同時,過后還會產生企業間上下游互相的產業合作。太倉作為德企之家,有產業集群效應,協會的活動可以對企業之間的互相幫助采取橫向和縱向的溝通和協調。


啤酒文化是德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太倉讓德國啤酒節找到了“第二故鄉”,也成為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德國人的“第二故鄉”。據悉,太倉啤酒節已經成功舉辦了16屆,2022年是第17屆。威利.瑞斯特先生介紹說,自2006年開始,最早的時候,實際上就兩三個德國企業,自己舉辦的一個小規模的,現在搞得越來越正規。每年9月份,太倉歐商協會組織太倉啤酒節。每年都有超過 6000 人的外企員工、周邊地區的德國友人以及當地人參加,在享受正宗德國音樂和啤酒的同時,與同事、家人、朋友共同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


威利.瑞斯特認為,雖然企業的工作繁忙,但他仍然非常愿意付出時間參與協會工作,因為通過協會可以使眾多的中小型德企互相幫助和資源共享,同時可以共享經驗,為大家帶來許多隱形的好處。


說起德國人喜歡的活動,很值得介紹的是,在太倉德國中心舉行的圣誕節活動“火鉗酒”派對。馬莉珂副會長介紹說,在德國,人們喜歡享用一種炫麗浪漫火舌跳躍的“火鉗酒”來辭舊迎新。歲末寒冬,一邊觀賞著懷舊影片,一邊享用著香醇的“火鉗酒”,已經成了德國的一種文化傳統。太倉德國中心已連續六年舉辦舉行“火鉗酒”派對。


用實際行動反哺社會


投身公益、兼濟天下是歐商投資企業協會的動力來源,也是社會各界接受、認可、關心、支持的動力。


歐商投資企業協會有效地引導、帶動會員企業在慈善獲獎、中德融創工場、慈善拍賣、慈善交流會、綠色電腦教室、山村小書柜、三盤希望小學等慈善事業上出資助力,奉獻愛心,實現自身社會價值。


在2008年汶川地震過后,太倉歐商投資企業協會投資并帶領重建三盤學校。該校位于距離青川縣城4.2千米的孔溪鄉。新的三盤希望小學于2009年11月開放,為200多名學生提供了受教育機會。


2018年6月7日,太倉歐商投資企業協會組織了慈善交流會,邀請會員企業和非會員企業參加,并通過慈善拍賣籌集捐款來幫助當地社區的特殊人群。同年6月22日,協會向太倉市特殊教育學校和太倉中德融創工場進行捐款。


2019年6月13日,由協會和太倉寶龍福朋喜來登酒店組織的慈善拍賣,通過太倉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兒童繪畫作品籌得企業捐款,從而幫助當地社區的特殊人員。


太倉歐商投資企業協會會員一直都積極支持“太倉中德同心公益驛站”項目,并向貧困山村地區的學校捐贈文具和教學用品,從而改善當地孩子們的教育環境。


協會還與太倉市企盟信息技術發展中心合作,會員們通過捐贈企業二手電腦,為貧困地區的兒童建立電腦教室……


張臻偉主席介紹說,多年來,TRT積極為中國的公益事業作貢獻。2013年起與德國專業的殘疾人培訓機構合作,引進德國模式在太倉建立殘疾人培訓中心,尤其是針對智力障礙的殘疾人進行專業培訓。


通過會員企業的共同努力,太倉歐商投資企業協會在幫助殘障人士方面獲得了太倉市政府嘉獎,并憑借“將外企融入當地社區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獲得了“德協會同心同力同行”的提名。


交流融合 推動高質量發展


歐商投資企業協會以加強商會會員企業的合作交流、促進共同發展為目標,求真務實,積極工作,為促進太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張臻偉主席表示,未來協會還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如雙元制培訓可以從小孩子開始進行,以前在雙元制培訓的實訓中心曾做過“小小工匠”,收到良好的效果。協會利用學校暑假的時間做小孩子的培訓,如果做得好,可以把太倉、江蘇甚至是江南地區的文化通過協會輸出到德國,進一步加強中德文化交流。


同時,協會還積極參與人社部、江蘇省人社廳要求的工程師進行的職業資格認證,希望在太倉建立德國工程師的考試,使在太倉工作的工程師得到德國工程師的證書,同時引進德國工程師協會,比照認定中國的一些項目可以跟德國工程師進行互換和交流。


80a35cca5ba208db7998b7affe59b37.jpg


2022年第十七屆太倉啤酒節


“服務會員、奉獻社會,是協會的靈魂,更是協會矢志不渝的追求與使命。”張臻偉主席相信,協會將以更高的站位參與太倉營商環境建設,以更優的舉措服務在太倉歐商企業,以更大的熱情開展各類對接活動,助力太倉打造成為對外開放的又一張新名片,助力太倉打造中德中小企業合作的示范樣板,為推動太倉經濟高質量發展踔厲奮發,做出新的貢獻!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