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17:29: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疫情促全球玩具市場重新布局 跨境電商成出口新力軍
中新社廣州3月15日電 (記者 郭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催生了許多新業態、新模式,為傳統經濟的轉型及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今年全球首個大型玩具專業展覽會——“第33屆國際玩具及教育產品(深圳)展”將于3月30日到4月1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屆時,1400多家玩具、童車、嬰童用品、IP衍生品等類別的參展企業將同場競技,數十萬計新品全球首發亮相,共同展示玩具經濟的新趨勢、新力量。
中國是世界最大玩具生產和出口國。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中國玩具產業運行一度備受打擊,1-2月產品出口同比急劇下降25.7%。二季度在國家復工復產政策扶持下,企業生產逐步恢復正常,全年玩具出口231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
與產能恢復相對應的是,全球玩具市場格局悄然發生改變。雖然歐美國家仍是世界最大玩具消費市場,但新興經濟體國家玩具消費正快速增長。廣東作為中國最大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去年疫情下玩具對歐盟27國出口同比下降5.4%、北美自貿區下降0.64%,但對東盟出口增長9.09%,中東增長10.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全部正增長,其中對西亞、北非16國增長達到10.7%,世界玩具消費市場發展更趨多元化。
業界資深專家、廣東省玩具協會會長李卓明指出,2021年國際玩具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由于海外疫情仍嚴重,東南亞國家原本就不完善的產業鏈受損較大,玩具跨國公司技術要求高的訂單不得不投向中國企業,預計加工貿易企業訂單仍會延續去年四季度較充裕的情況;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海外商家參加專業展會、產地采購等商務活動受阻停滯,中國玩具企業自有品牌產品出口仍不樂觀。
因此,李卓明建議企業積極加大產品宣傳力度,多方疏通產品流通渠道,特別是要發展線上貿易。他特別指出,防疫、居家隔離措施的實施,令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多了,拼圖、積木、智力玩具、游戲機等多類別玩具銷量大增,不論是海外市場還是中國國內市場,都有此表現。
李卓明介紹說,去年玩具電商、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業態十分活躍,跨境電商更是跳躍式發展,成為玩具出口主力軍之一,廣東玩具出口約占全國70%,去年廣東玩具以“其它貿易”(含跨境電商)方式出口的產品數量同比大增61.7%,體量升至出口金額的25.73%,幾乎要與“加工貿易”“一般貿易”三分天下。而在疫情暴發之前的2019年,廣東玩具“其它貿易”出口占比只有15.94%。
中國玩具產業向來以出口為導向,新形勢下產業如何發展引人注目。據悉,行業對此有幾點共識:一是借力IP為產業賦能。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升,以及新一代消費者習慣等因素,當前中國授權衍生品市場正進入高速增長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名創優品、泡泡瑪特先后在美國及香港上市,讓業內看到了以IP為基礎的衍生產品及潮流玩具的巨大商業價值;二是關注各類新興、跨界渠道發展,包括時尚品牌連鎖店、禮品精品店、連鎖便利店、影視院線店、書店、兒童樂園等,積極構建各類玩具消費新場景;三是堅持打造知名品牌策略。(完)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