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 16:00:03 來源:中國青年網(wǎng)
10月20日上午,北京,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種抵京,北京冬奧會火種歡迎儀式在奧林匹克塔隆重舉行。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李崢苨/攝
2008年8月8日,國家體育中心(鳥巢),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體操運動員李寧高舉奧運火炬。(資料圖片)視覺中國供圖
10月20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北京冬奧會火種歡迎儀式在奧林匹克塔隆重舉行。承載著奧林匹克精神的火種,照亮著人類團結合作、戰(zhàn)勝困難的前進道路,它將再一次在長城內(nèi)外展示傳遞,帶給人們信心、溫暖和希望,凝聚起共同戰(zhàn)勝新冠肺炎疫情的磅礴力量。
冬奧來了
希臘當?shù)貢r間10月18日,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古奧林匹亞遺址成功采集。次日,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希臘首都雅典的帕納辛奈科體育場(大理石體育場),正式由希臘奧委會交接給北京冬奧組委。當北京冬奧會火種成功采集的時候,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于再清表示,對于北京冬奧會來說,火種采集是非常重要的節(jié)點?!笆セ鸪晒Σ杉馕吨本┒瑠W會馬上就要啟航了,奧運圣火將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span>
火種采集是奧林匹克運動中標志性的活動。古代奧運會上,人們點燃火種以紀念古希臘神話中為人類盜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F(xiàn)代奧運歷史上,1928年首次引入火種,并從1936年柏林奧運會開始進行火種傳遞。
曾三次親臨希臘古奧林匹亞遺址現(xiàn)場,觀摩奧運會火種采集儀式的國際奧委會文化和奧林匹克遺產(chǎn)委員會委員侯琨向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表示,“我們常說,當一屆奧運會在上屆奧運會的閉幕式上進行8分鐘展示的時候,就意味著進入這屆奧運會的時間了,比如當北京在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完成8分鐘的展示之后,我們就說冬奧周期進入了北京時間。但這個時間只是表明這屆奧運會進入了最后的籌備期,并不表示進行到了真正要開始的時候。而火種采集和交接的啟動,才意味著這屆奧運會真的要開始了?!?/span>
正是因為火種采集、交接和隨后開始的火炬?zhèn)鬟f對于奧運會來說具有重要象征意義,也使得火種采集、交接、火炬?zhèn)鬟f成為奧運會最重要的儀式之一。侯琨表示,這就像奧運會開幕式的文藝表演可以縮減,但運動員入場儀式絕對不能砍掉一樣。隨著一屆奧運會的火種采集、交接和火炬?zhèn)鬟f的開始,它也在向全世界發(fā)出了最顯著的信號:奧運來了。
希望之光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曾表示,火種采集和火炬?zhèn)鬟f意義重大,超越了奧運會和體育運動本身。10月18日,當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古奧林匹亞遺址成功采集,巴赫在致辭中表示,自古以來,奧林匹克運動就承擔著和平使命,在國家與地區(qū)間建立橋梁與友誼。
侯琨表示,現(xiàn)代奧運會的火種采集和火炬?zhèn)鬟f過程,和古代奧運會開幕前信使拿了橄欖枝在各城邦之間奔走相告很像,信使是要告訴大家,奧運會要開幕了,請大家停止戰(zhàn)爭。同樣,奧運圣火點燃和火炬?zhèn)鬟f的過程,不光是向外界傳遞這一屆奧運會馬上開始了,其實也是在傳遞一個和平思想。
雖然戰(zhàn)爭從未遠離這個世界,但和平始終是整個人類的追求。
1993年10月25日,聯(lián)合國第48屆大會第36次全體會議,全體代表一致通過了由國際奧委會倡議,奧林匹克運動全體成員簽署的“奧林匹克休戰(zhàn)”提案,即在奧運會期間和奧運會前后各一周,各成員國像古希臘人一樣,放下武器,停止戰(zhàn)爭行動。2007年10月31日,在距離2008年北京奧運會還有282天的時候,第62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由中國提出,186個會員國聯(lián)署的《奧林匹克休戰(zhàn)決議》,號召聯(lián)合國成員國應單獨或集體采取積極行動,根據(jù)國際奧委會的要求遵守自奧運會開幕前的七天到奧運會閉幕后的第七天休戰(zhàn),并應根據(jù)聯(lián)合國憲章規(guī)定的宗旨和原則,和平解決所有的國際爭端。
于再清表示, “奧運圣火采集是從古代延續(xù)下來的文化儀式,代表著光明、正義、和平和團結,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崇高象征。”
侯琨表示,從古代奧運會信使攜橄欖枝號召各城邦停止戰(zhàn)爭,到現(xiàn)代奧運會的火炬?zhèn)鬟f,其寓意異曲同工,都體現(xiàn)了人類對和平的追求,而奧林匹克運動在全球的巨大影響正是這一追求的一種體現(xiàn)。
2020年以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fā),奧運會更成為一道希望之光,讓更多的人知道乃至看到奧運圣火的點燃和傳遞,更能激發(fā)人類團結一致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體現(xiàn)出奧運圣火“光明、團結、友誼、和平、正義”的寓意。
也正是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奧運圣火,之前的2020東京奧運會火炬?zhèn)鬟f,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但依然堅持進行,在日本國內(nèi)的傳遞過程長達121天。侯琨表示,從近幾屆奧運會看,火炬?zhèn)鬟f雖然主要在舉辦國的國內(nèi)進行,但基本上都覆蓋到了舉辦國的主要城市、輻射到了大多數(shù)國土,就是為了讓奧運的激情和能量影響到更多的人。
根據(jù)計劃,北京冬奧會的傳統(tǒng)火炬?zhèn)鬟f活動雖然進行了較大壓縮,但是采取了展示與接力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等方式,火炬接力方式體現(xiàn)出簡約、自主、更具體驗感的特點,形式更豐富,涉及面更廣,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新穎動感、豐富多彩、充滿科技和知識體驗氛圍的互動式、沉浸式體驗,共享奧運盛會。
雙奧之城
希臘當?shù)貢r間10月19日,雅典帕納辛奈科體育場(大理石體育場),于再清從希臘奧委會主席卡普拉洛斯手中接過北京冬奧會火炬,完成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種交接。這是于再清第二次接回奧運圣火的火種,他回憶說:“2008年3月30日,我們在這里接過北京奧運會的火種,并與全世界人民一道,舉辦了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13年來,我們大力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積極推廣奧林匹克文化,傳播奧林匹克知識,中國奧林匹克運動實現(xiàn)了極大發(fā)展。此刻,我們又將接過北京冬奧會的火種。承載著奧林匹克精神的火種,將再次在長城內(nèi)外展示傳遞,在中國大地上綻放和平和友誼的光芒!”
說起自己兩次接回奧運火種的經(jīng)歷,于再清認為這次的感受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舉辦冬奧會使北京成為第一個既舉辦過2008年夏奧會,又將舉辦2022年冬奧會的雙奧之城,以后可能還會有這樣的城市,但我們是第一個,意義不同凡響。其次,冬奧會發(fā)出了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將通過冰雪運動來提高全民健身水平。第三,隨著更多百姓參與冰雪運動,我國體育產(chǎn)業(yè)也將迎來快速發(fā)展,我們的競技水平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span>
2008年作為中國體操隊主力隊員參加北京奧運會的陳一冰,如今已是一名滑雪發(fā)燒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論是2008北京夏奧還是2022北京冬奧,他都是一名參與者。陳一冰回憶,“2008年的時候,奧運備戰(zhàn)是自己的第一要務,能在家門口參加奧運會,內(nèi)心充滿期待和興奮,但也感到壓力很大”。這一次迎接北京冬奧,他的內(nèi)心是另一種期待,“感覺就像等著過年一樣”。
有著“滑雪公主”之稱的兩屆冬奧會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亞軍得主李妮娜,在2008年的時候還不敢想象中國能舉辦一屆冬奧會,當時身邊滑雪的人也不多。但在過去幾年,當李妮娜已經(jīng)轉型成為一名中國雪上運動隊的管理者,她看到了中國滑雪場越來越多,身邊學習滑雪的親朋好友越來越多。北京作為雙奧之城已經(jīng)名副其實,不僅市民廣泛參與夏季運動,參與滑冰、滑雪等冬季運動也是時尚。
中國成就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火種在希臘成功采集、交接并回到國內(nèi),北京奧運火炬手協(xié)會常務副理事長朱家敏也備感興奮。13年前,他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手的一員參與火炬?zhèn)鬟f的激動時刻依然歷歷在目,如今,中國又一次迎來了奧運圣火。
在奧運火種采集、火炬?zhèn)鬟f代表著一屆奧運會即將開始、期盼世界和平等的寓意之外,朱家敏還有更多的理解。
從事國際物流行業(yè)的朱家敏跟國際客商打交道的機會很多,也能明顯體會到,即便中國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速度很快,國際交往日益密切,與中國做生意的外國友人越來越多,但是不了解中國、從未親自來過中國的外國人依然是多數(shù)。朱家敏回憶,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很多外國朋友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中國的發(fā)展變化,他記得,當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在全球轉播之后,他身邊的很多外國朋友都情不自禁地為中國點贊,看到了中國的發(fā)展進步。而他作為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手,一下子也成了外國朋友眼中的“牛人”。
2008年前后,正值國際金融危機,當全球大多數(shù)國家的經(jīng)濟受到巨大影響時,中國風景獨好,加上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朱家敏認為,那是很多外國人第一次對中國的印象有了根本轉變,也讓像他這樣經(jīng)常有國際業(yè)務的中國人更加自信。
當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火種成功采集,火炬?zhèn)鬟f即將在國內(nèi)展開,北京冬奧會的到來已經(jīng)指日可待。朱家敏表示,“2008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從零的突破到百年奧運夢的實現(xiàn),當時就希望中國從此更加強大,世界更加尊重中國。這次承辦2022冬奧會再次體現(xiàn)了中國日益提升的國力和全民體育的力量,期望通過2022冬奧的成功舉辦使中國在世界舞臺有更多話語權,能夠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fā)展,讓中國人民的精神文明有更大程度的升華,把一個可愛的充滿活力的中華文明展現(xiàn)給世人。”
從體育發(fā)展的角度,陳一冰認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已經(jīng)是中國競技體育的一個巔峰。如今已是一名大學教師的陳一冰也在更多地思考,如何讓中國的全民體育、校園體育實現(xiàn)更大的發(fā)展。提出“三億人參與冰雪”目標的北京冬奧會正體現(xiàn)了中國發(fā)展全民體育的方向,“如果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中國第一次邀請各國來做客,讓大家來認識和了解一下那時還顯得有些陌生的中國,那么2022年北京冬奧會,就是中國邀請老朋友再次來做客,看看我們又有怎樣的發(fā)展變化。”
此外,當新冠肺炎疫情依然籠罩在全球很多國家,隨著北京冬奧會正式進入倒計時,中國作為疫情控制最好的國家之一,也將向世界傳遞攻堅克難的堅定信心:疫情終將過去,希望永在前方。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種采集之前,巴赫就曾評價,“北京冬奧會的籌備工作非常順利,中國應對疫情的方式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中國的效率。盡管受到疫情限制,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所有場地在幾個月前就已完工,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現(xiàn)在已開始安全進行測試賽。我們對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充滿信心。”
精神永存
火,給了人溫暖,予以人力量。但從奧運火種成功采集開始,至奧運閉幕,奧運圣火只能持續(xù)幾個月時間。那么,這種力量可以長期存在嗎?朱家敏的答案是肯定的。
北京奧運火炬手協(xié)會是奧運歷史上第一個由奧運火炬手發(fā)起的公益性組織,一屆奧運會的圣火總會熄滅,但我們希望讓它的光一直都在。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有一首歌曲叫作“點燃激情、傳遞夢想”,朱家敏表示,在后奧運會時代,我們希望用“點燃激情、傳遞夢想”的精神去影響更多的人。
現(xiàn)在流行的一個詞叫 “躺平”,特別是在年輕人中間,一些人對工作、對事業(yè)、對生活、對理想完全失去了激情,開始混日子。朱家敏表示,年輕人的這種精神狀態(tài)無論對社會、對企業(yè)還是對家庭都不是好事。我們希望,一個人應該像火一樣把激情燃燒起來,像奧運選手那樣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我們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推動青少年健康成長與發(fā)展,組織、開展體育與健康、助學與教育、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等方面的工作,努力讓北京奧運圣火所傳遞的精神流傳下來。
2016年里約奧運會前夕,侯琨在巴西參加了火炬?zhèn)鬟f,沿街沿路的巴西民眾對火炬?zhèn)鬟f活動的巨大熱情讓他大受震撼,他認為,對于老百姓來說,很多活動的意義就體現(xiàn)在人們參與的過程中。從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意義來說,讓和平國家的孩子去理解戰(zhàn)爭、難民這些概念很困難,所以最簡單的一個教育方式就是讓孩子們廣泛參與到奧林匹克的體育和文化活動中來,再逐漸幫助他們?nèi)ダ斫鈯W運圣火、奧林匹克精神背后的那些奧運核心價值觀。當“三億人參與冰雪”的口號逐漸成為現(xiàn)實,更多的中國人就能真正理解舉辦北京冬奧的意義。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