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內蒙古昔日“最窮地”的振興故事:日常“小事”撐起特色“大產業”

2021-10-18 10:04: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州10月15日電 (記者 馮志軍)古代沒有鐘表,民眾如何計時?沒有經緯儀,如何測量距離?如何繪制地圖?沒有衛星導航,出行迷路了怎么辦?這一系列困擾后人的謎團,在甘肅敦煌博物館近日展出的《中國古代導航展》上,均能從各種古代“黑科技”中逐一找到答案。

點擊進入下一頁

10月14日,《中國古代導航展》在甘肅敦煌博物館開展,各種古代“科科技”紛呈亮相。 馮志軍 攝

  敦煌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北天星圖《敦煌星圖》的發現地。以“從指南針到北斗”為主題的此次展覽通過文字展板、實物展品等形式,分為“授時——欽若昊天、敬授人時”“導航——磁石司南、牽星過洋”“測繪——計里畫方、甄度四海”“交流——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北斗——服務全球、造福人類”五部分。

點擊進入下一頁

以“從指南針到北斗”為主題的此次展覽通過文字展板、實物展品等形式進行展陳。 馮志軍 攝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中國古人發明了指南針,發展出天文測向導航的“牽星術”,制造了令世人驚嘆的計時天文儀器“水運儀象臺”,總結出“制圖六體”和“計里畫方”的地圖繪制方法,為世界導航技術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同時,中國和世界各國的先賢們基于導航技術開辟了古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世界各國經濟文化交流和人類進步發展。

  據介紹,該展覽生動展現了五千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在授時、測繪、制圖和導航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現了中國古代導航技術在指導勞動人民生產生活和探索未知世界過程中發揮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力證明了千百年來,以導航技術為紐帶,聯通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從未間斷,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融合溝通。

點擊進入下一頁

此次展覽生動展現五千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在授時、測繪、制圖和導航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 馮志軍 攝

  國家授時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竇忠14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說,五千年來,中國人在授時、測繪、制圖和導航等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和文明交融。

  竇忠表示,當今,我國已經建成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在建設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未來將構建“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