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中俄聯合軍演,美日緣何震撼

2021-10-21 16:04:05 來源:中國青年網

 云南財經大學“一帶一路”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千里巖

   10月18日,位于日本本州島和四國島的津輕海峽出現了歷史罕見的一幕——由中俄兩軍10艘軍艦組成的海上編隊浩浩蕩蕩地經此國際水域駛向太平洋,令日本及美國大感震撼,日方稱之史無前例。

   中俄兩軍海上編隊通過海峽前,兩國海軍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海域進行了“海上聯合-2021”軍事演習。中俄兩軍各自出動新銳艦艇外,還演練了實戰化色彩極強的跨晝夜聯合反潛。

   兩國海軍聯演與協作折射出兩國間日益增強的戰略互信,而這種互信或將引發的各種戰略可能,已被日本戰略界關注。本期論壇特請專家為您詳解。 ——編者

   1

   聯演主題持續升華

   問:對比以往,中俄“海上聯合-2021”聯合軍演有哪些亮點?

   答:中俄“海上聯合-2021”聯合軍演比兩國以前的聯合軍演有了更多看點。

   自2012年以來,中俄兩國海軍已經進行了9次“海上聯合”系列演習。按照慣例,中俄每一次聯演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而以前的主題主要是“聯合防御和保衛交通”。雖然也會有艦艇錨地防御、海上聯合反潛等等實戰化色彩較強的科目,但是從來都重視反劫持、搜救等等提供海上公共產品的科目。

   然而,本次聯演的主題是“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這與以前“聯合防御和保衛交通”的意味是截然不同的。

   本次聯演,不僅應召反潛與潛艇機動擺脫成為雙方的重點,而且主題的改變反映出雙方對海軍的戰略作用及其運用方式有了更多共識。

   海軍的戰略作用,本質上是確保己方使用海域的自由,以及阻止戰時對手自由使用海域。只是因為國家間綜合實力、海軍規模、戰略目標等差異,導致有的國家只在本國附近追求這個目的,而有的國家卻在全球范圍內追求這個目的。

   以美國追求的所謂“航行自由”為例,其口號看似冠冕堂皇,但實質上是要確保美軍在全球范圍內可以自由使用任何一片海域。近段時間來,美國及其盟國不斷使用軍事力量在中國周邊實施挑釁,目的也正在于此。

   美國的戰略野心,凸出表現在南海。如果美國掌控南海,那么中國同世界其他地區幾乎60%以上的貿易、75%的進口石油就只能仰人鼻息。同理,對南海航線高度依賴的日韓兩國也只會更加對美國馬首是瞻。

   對于俄羅斯而言,如果失去了在對馬、津輕和宗谷三條海峽的出入自由,那么俄在遠東地區的存在感將被進一步打壓。單靠一條西伯利亞鐵路難以支撐起俄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雄心。

   對于中國而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一方面需要積極開拓全球市場,通過擴大對外經濟合作推動國家未來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需要進口大量的油氣和原材料來維持工業體系的運轉,以強大的“中國制造”惠及世界。

   從這個角度看,中俄海軍聯演“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的主題設計絕非文辭上的升華,而是有實質性的提升。

   2

   中俄彼此取長補短

   問:如何提升“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的能力?

   答:要實現“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的使命,就必須具備相應的遠洋作戰能力。

   自人民解放軍海軍建立以來,前期主要走了一條“飛潛快”的路子,即主要兵力構成是岸基航空兵、潛艇部隊和大量的小型快艇。這樣一支黃水海軍雖滿足了當時的國防需求,但受限于當時經濟實力、技術水平和國際環境等一系列因素,缺乏相應的遠洋作戰能力。

   中國發展到了今天,國家利益出現延伸是一種必然,確保海上航路安全就是確保自身命脈,對于維護國家利益的能力和手段也都會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2015年國防部發表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中,中國海軍將更加重視“遠海護衛”,而不是只強調“近海防御”。

   近年來,中國海軍快速發展,力求補足歷史欠賬,從“保衛交通線”向“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轉變,滿足國家戰略需求。但是,中國海軍仍面臨著一定的挑戰:首先,艦載航空兵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還不能有效壓制潛在對手的岸基航空兵,同潛在對手艦載航空兵作戰能力的差距甚至更大;其次,中國海軍雖然在亞丁灣護航行動中積累了一些執行遠航任務的經驗,但還是缺乏艦艇大編隊的遠洋作戰經驗。

   反觀俄羅斯海軍,雖然在蘇聯解體后失去了世界一流強國綜合國力的支撐,使俄海軍總體實力不斷萎縮,但是俄海軍仍勉力維持了一定的遠洋作戰能力,甚至可以確保一定的遠距離兵力投放能力。否則,普京總統怎么可能在敘利亞戰爭中的關鍵時刻展現神來之筆呢?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環境決定了俄如果要確保自己的戰略空間不被過度擠壓,就同樣不能只采取沿岸防御,必須保證自己還有一定的中遠海作戰能力,一如其在介入敘利亞戰局時的做法。

   俄海軍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大編隊遠洋行動的經驗豐富。在冷戰時代,蘇聯海軍在全球大洋同美國海軍的對峙對抗中,積累了豐厚的相關經驗。

   因此,中俄海軍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聯演對于兩軍發展是一種互利的行為——俄羅斯需要了解中國海軍近些年在大批量新型艦船使用中積累的經驗,而中國海軍可以從俄方學習到大編隊遠洋行動中的相關經驗。

   所以,中國海軍首次派出了新銳萬噸級055型驅逐艦出國參加聯合軍演,俄方同樣出動了最近兩年才下水的新型護衛艦“俄羅斯英雄阿爾達爾·齊登扎波夫”號和“響亮”號。而這些艦艇,也毫不意外地出現在通過津輕海峽的海上編隊中。

   3

   日本承受戰略敲打

   問:為什么美國對中俄此次聯演的反應十分強烈?

   答:對于中俄聯合軍演中展現的新變化,美國非常焦慮,以至于出現了美軍“查菲”號驅逐艦試圖硬闖中俄海軍聯演水域和彼得大帝灣俄領海這般史無前例的事情。以前,美國即便再充滿了窺視欲,也只是派出艦機在周圍打轉觀望。

   美國之所以這般胡鬧,一方面是中俄海上聯演中的一些設計科目需要高度的互信與協作,為未來雙方協同作戰鋪墊了可能,是一種具有戰略性意義的舉動。比如,“聯合防空”和“聯合反潛”需要雙方的艦艇之間高度互相開放,對于對方的指揮、戰術,乃至重要武器裝備的操作和性能都有全面的了解。

   另一方面,中俄兩軍的一些活動,已表現出一些對現實高度關照的協作態勢。除了上述的兩軍海上編隊巡航外,俄海軍在演習開始的四天前出動了太平洋艦隊的鎮山之寶“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等十余艘艦艇,在日本海進行了一次性試射10枚導彈的大規模軍事演習,讓注意力轉向“西南列島”的日本感受到了一次“史無前例的特異狀況”。

   對于日本來說,俄羅斯海軍雖然衰弱了,可是對20世紀初日俄戰爭中俄海軍“浦鹽艦隊”引發的恐慌并沒有遺忘。當時,日本海軍的主力聯合艦隊去旅順口圍堵俄太平洋艦隊主力的時候,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出發的由三艘裝甲巡洋艦組成的一支俄太平洋艦隊小分艦隊,以其神出鬼沒之勢把整個日本搞得雞飛狗跳,甚至天皇都不敢靠近海岸,生怕不小心吃了俄羅斯巡洋艦的炮彈。

   中俄海軍前所未有的密切協作,以及普京總統“中國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的明確表態,勢必迫使日本思考這樣一種可能——當日本自衛隊追隨美國軍隊干預中國內政的時候,“浦鹽艦隊”的往事會不會重現?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世界上并非只有明確締結盟約的國家之間才會出現配合性的軍事行動,足夠友好的戰略伙伴之間也會。翻看歷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巴軍遭遇全線敗局時中國對印度發出的最后通牒,以及1979年在越南入侵柬埔寨期間中國發起的自衛反擊戰。

   近期中俄兩國海軍的聯演和協作,毫無疑問會對日本形成一個最有力的敲打。一旦日本對其現行外交安全路線產生懷疑,是否還會如此積極地追隨美國?這是美國不能接受的疑問。然而,只要美日不放棄對中俄惡意滿滿的打壓和圍堵,日本需要承受的敲打也絕不只有這一次。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