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農村班:苦中自有清香在 脫貧致富在基層

2020-07-20 10:11:46 來源:中國日報

黑土地,玫瑰香。

越過寒冬,歷經疫情,在祖國邊陲小鎮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興隆鎮,一朵朵玫瑰在五大連池這片“寒地”上嬌艷生長,劉冬雪和鄉親們“撲”進千余畝的玫瑰園內采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寒地玫瑰,因生長于凍土(最低地面溫度-40℃以下——記者注)之上而得名。而出生于“寒地”的劉冬雪,也像寒地玫瑰一樣,在農村一線綻放著奮斗的清香。

劉冬雪是一名80后青年返鄉創業者。她開創的“黑土奇芳”寒地玫瑰品牌,不僅寄托了她和父輩的夢想,也承載著鄉親們的脫貧致富夢。

2019年,團中央首次聯合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范圍內選拔50名奮斗在農村一線的農村青年典型和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組成2019年全國“青馬工程”農村班,劉冬雪作為農村青年創業典型被納入其列。

“‘井底之蛙’游學記。”劉冬雪認為自己的“青馬”之行是一次理論與實踐融合的游學旅程,“如果不是‘青馬’學員,我根本不知道‘外面’有這么多鄉村振興、返鄉創業的好經驗”。

2019年8月,農村班學員們分別沿京津冀線路、江蘇線路、浙江線路開展社會實踐,到全國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了解干部群眾治山治水、綠化荒山、脫貧致富的先進經驗。

選擇浙江線路的劉冬雪驚訝于南北鄉村產業發展的巨大差異,特別是在了解到安吉縣余村從“石頭經濟”改為“生態經濟”,從“靠山吃山”變為“養山富山”, 成為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國家級美麗宜居創建村,更是激動萬分。

在浙江桐鄉的華騰豬舍里生態農莊,學員們了解了標準化、機械化、高科技化養豬的先進經驗。

“管理1萬頭豬僅需要4個人操作,太厲害了。”劉冬雪邊看邊學邊想——還能怎么發揮家鄉地域優勢,帶動更多人脫貧致富,吸引更多年輕人扎根家鄉?

如今,劉冬雪通過“基層黨建(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解決園區用工問題的同時帶動農戶脫貧。

“種植、采摘、產品加工等員工都是看著我長大的叔叔阿姨,園區交給他們我很放心,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劉冬雪坦言,“青馬”行重新燃起她最初創業時的激情,深刻認識到此時肩膀上的責任更重了,“我要繼續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探索適合寒地鄉村發展的振興之路”。

對農村班學員、在基層磨練8年多的90后王瑩瑩來說,“青馬”之旅給她提供了一本活靈活現的鄉村振興實踐教材。

“從中央團校的理論學習,到井岡山的體驗教學,特別是在浙江的實踐調研,都讓我清晰地認識到鄉村振興不再只是一個心中的藍圖,建功家鄉鄉村振興也不再那么遙不可及。”2019年,任安徽霍山單龍寺鎮白沙嶺村駐村(扶貧)點長的她,帶著“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的問題開啟了“青馬”之行。

在浙江魯家村,王瑩瑩找到了答案。

2011年,魯家村引進社會資本,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發展“公司+村+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將“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蚊蠅滿天飛、臭氣四季吹”的落后村變成村集體資產達2.55億元的示范村。

“我們村也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能不能也發展‘三變’改革?”王瑩瑩將這一經驗帶回白沙嶺村,在村兩委的支持下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以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為了摸清本村的資源現狀,村干部、村民組長、駐點工作組走訪了全村15個村民組,對尚未承包到戶、仍由集體統一經營的資產進行調查摸底、清產核資。

“接下來就是盤活資源,資源入股變項目再變成資產。”王瑩瑩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這項工作,白沙嶺村是走在全縣前列的。”

農村班學員、邯鄲市邯山區河沙鎮裴莊村黨支部書記劉剛健也是一名90后基層干部。

2014年,劉剛健大學一畢業就來到裴莊村。他帶領村民們改水、改廁,新建村委會、新修道路和文化廣場,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裴莊村搖身變成了河北省綠色村莊。

村子美了,但村民收入卻停滯不前。原來,由于裴莊村村民人口少,土地也很稀缺,發展村集體經濟受到限制。

“在和‘青馬’學員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到了很多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發展路徑。回來后,我就帶著村民種植蜜薯,創建‘老裴家’蜜薯品牌,進駐淘寶和微店平臺拓寬銷路。”前不久,劉剛健還嘗試了當下流行的“直播帶貨”,幫助村民和集體雙增收。

選擇基層容易,扎根基層難。

為堅定農村班學員們繼續奉獻基層的理想信念,切實為黨輸送一批真正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群眾工作能力突出的青年政治骨干,2019年全國“青馬工程”還組織農村班學員前往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循著紅色足跡,沉浸式感受信仰之力。

“這是一次與信仰的對話。”劉冬雪在“青馬工程”學習中領悟到了“苦中自有清香在,脫貧致富在基層”的含義。

此外,針對農村班學員政治理論知識薄弱問題,著重開展了集中理論學習,邀請具有馬列學科高級職稱的專業教師進行理論指導,讓農村班學員學會用馬克思主義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從理論中溯源鄉村振興事業和脫貧攻堅的時代意義。

“‘青馬’讓我堅定了前進的方向,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關鍵時刻,系統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魅力,深刻領悟到老一代革命先烈的犧牲精神,深入了解到未來農村的發展方向。一日青馬行,一生青馬情!”劉剛健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姍姍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0年07月16日 05 版)


編輯:楊文博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