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 18:25:13 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北京9月27日訊(記者 劉佳)“這些長征路上的故事深深震撼著我,我也學到了一個新的名詞‘長征精神’。”“我要向斯諾學習,多到中國各地走走看看,把我親身經歷了解到的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介紹給更多人。”這些質樸且動人的語言,均出自一名美國學生,他叫Aleks,中文名王力,他是一名浙江大學的學生。
這個夏天,他有幸參與由全國青聯、全國學聯發起的“中外大學生社會實踐周”活動。第一次走進中國西部的他,親眼見證了“中國西部鄉村小康社會的美好畫卷”。今天,在“中外大學生社會實踐周”北京交流營上,他和來自埃塞俄比亞、日本、巴基斯坦等7個國家的學生代表分別講述了屬于他們的“中國故事”。據悉,北京交流營為今年首創,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來自30所高校、39個國家的百余名中外大學生將分別走進黨史紀念館、首鋼園區和故宮等地,感知北京、讀懂中國。
39個國家、百名中外大學生 聯講中國故事
“中國西部鄉村的小康社會該是一幅怎樣的美好畫卷?”——帶著這樣的疑問,美國學生Aleks隨“中外大學生社會實踐周”活動團正式踏上了前往貴州遵義的行程。一路上,在遵義會議會址聆聽黨史故事;在走街串巷、與當地居民聊天中,感知中國、了解民情;在與湄潭學子交流、互動中,感受西遷精神、讀懂中國特色……作為一名外籍學生,這是Aleks第一次真正地走進中國。在今天的北京交流營上,他提起著名美國記者斯諾,1936年,他曾前往陜北蘇區,記錄、報道最真實的中國、中國共產黨,并著書《紅星照耀中國》。Aleks坦言,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下一個斯諾,將真實的中國向世人講述。
與Aleks有同樣收獲的,并不在少數。來自日本的留學生宮谷真稀也是其中一員。目前就讀于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專業的她,在這個暑假,與多名外籍留學生一道,共同開展了一場“在地研學實踐”——走訪上海的紅色地標,調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艱難誕生以及改革開放的曲折歷程。自幼就癡迷魯迅文學的她 ,在參觀一大會址紀念館時,看到了魯迅先生創作《狂人日記》時的場景,這讓深受震撼,并深切感受到,思想上的固步自封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如此深遠的負面影響。在日本,宮谷真稀也看到過一些關于中國的負面報道,比如中國貧富差距很大。但在真正走進中國、了解中國之后,她才看到中國共產黨為脫貧攻堅做出的努力。建黨百年當天,習近平總書記正式宣布,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目標,這讓她為之振奮。這是一個真實的中國、一個立體的中國,在今天的北京交流營上,宮谷真稀也對未來提出期望——“希望我能夠更加好好學習,增長本領,為中日友誼長存貢獻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會上,來自中國、美國、埃塞俄比亞、日本、巴基斯坦、泰國、也門等7個國家的學生代表分別講述了他們的中國故事。“因為愛,連結了你和我,現在你需要握緊我的手,去見證人類命運共同體,讓我們一起傳播和平和愛,世界和平將不再是神話,牽起我們的手,我們共享世界共享未來……”留學生自創的歌曲《我們共享同一個世界 We Share the World》,也唱出了他們的心聲。
“北京營”首次亮相實踐周 實踐體驗感知北京
據悉,“中外大學生社會實踐周”活動是由全國青聯、全國學聯發起,各地團委大力支持,30余所院校積極參與。活動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共組織了70多個國家500多名中外大學生參加了活動。主辦方希望通過中外大學生深入農村、社區、企業等城鄉基層開展社會實踐,讓外國留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當代中國的認知和理解,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執政理念,在融入中國社會的過程中更好學習成才,并將自己眼中真實的中國和中國共產黨傳遞到世界各地。
9月25日,北京交流營活動啟動。在此次的北京交流營活動中,來自全國30所高校、39個國家的100多名中外大學生代表將參加為期3天的交流營活動,其中包括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首鋼園區及冬奧場館、故宮,拜會全國政協等。在今天的活動上,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書記李軍會介紹了北京交流營的具體情況。他說,自2014年起,北京團市委首次舉辦“未來領袖 青春使者”國際青年夏令營,組織在京外籍留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全面感知中國。夏令營至今已有來自 60多個國家的千余名中外大學生參與,在浙江、陜西、吉林等15個省份開展學習與交流,得到了各兄弟省會的支持。2018年 ,夏令營首次與高校大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相結合,更加注重中外青年的互學互鑒、基層實踐。2020年,受疫情影響,首次改為線上舉辦。2021年,首次加入“中外大學生社會實踐周”。在各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未來領袖 青春使者”夏令營已經成為受北京中外大學生喜愛的社會實踐品牌項目。
今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大留學生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北京團市委聯合相關單位于 7月5日至7月11日在京共同舉辦“未來領袖 青春使者”國際青年社會實踐夏令營。按照“中外大學生社會實踐周”整體安排,來自北京10所高校37個國家的100名中外大學生代表結對分為五組,圍繞“冬奧會背景下的冰雪產業”、“踐行兩山理論·共話京西發展”、“城市街道空間的解讀與重塑”、“文潤鄰里—從北京社區學堂看傳統文化創新傳播”以及“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五大主題開展調研。
他也透露,未來,北京團市委將聯合相關高校團委和留學生管理部門,探索建立 北京高校中外大學生融合發展聯絡機制,推動北京中外大學生參與國際交流交往需求和資源的有效對接,擴大資源匯合點、畫出融合發展的最大同心圓。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教育部國際司一級巡視員陳盈暉、共青團中央國際部部長董霞、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黨委書記王義軍、共青團北京市委書記李軍會、國家留學基金委副秘書長田露露、共青團中央基層部副部長張然、北京外國留學生工作研究會秘書長鐵長勝出席本次活動。
編輯: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