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7 8:05:29
中國網10月28日訊(記者 曾瑞鑫)10月26、27日,2019年家庭教育學術年會在深圳羅湖會堂舉行。約6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家庭教育研究者、管理者、實踐者以及關注家庭教育的各界人士圍繞“家國情懷與兒童成長動力”會議主題,共同探討家庭教育的歷史、現在與未來。
據悉,本次會議由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聯合主辦,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羅湖區教育局聯合承辦,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協辦。
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沈德詠致辭時表示:家國情懷是少年兒童成長的連綿不絕的能量源泉和動力引擎。家庭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共商共建,久久為功。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和時代的高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強化家庭的主體責任,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張東燕、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衛國等在主題發言中也闡述了家庭教育對于人才培養、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他們表示,家庭教育要強調樹人的職能,從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開始,培養他們健康的人格和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同時,也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家庭教育的立法進程,創新理論研究和實踐推進,將家庭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終生教育體系、教育評價指標體系,辦好各級各類家長學校和網上家長學校,夯實基層家庭教育培訓基地。
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永新在題為《家國情懷與成長動力》的主旨發言中談及家國情懷的動力與路徑時表示,要注意家國情懷的價值引領性,理想召喚,具體路徑包括共讀課程、童書電影課程等;注意家國情懷的情感內化性,家校熏陶,具體路徑包括家校晨誦課程、說寫內省課程等; 注意家國情懷的行為驅動性,養成習慣,具體路徑包括鄉土課程、儀式課程、二十四節氣課程等;注重家國情懷的榜樣示范性,意志鍛造,具體路徑包括聆聽窗外聲音課程、生命敘事劇課程等。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區長劉智勇介紹,羅湖區歷來重視家庭教育,2015年就啟動了家庭教育改革,先后建立了13個家庭教育試點學校,培養了320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和近2000名家庭教育志愿者,開展了2400多場次家庭教育講座和活動,直接服務家長超過3萬人,2016年注冊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區域家委會聯合組織——深圳市羅湖區中小學家委聯合會;2018年6月,又全面啟動了以資源配置改革為保障、隊伍建設改革為關鍵、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育人模式改革為核心、家庭教育改革為基礎的“新素質教育”實踐,其中“家長學校”“家長終身學習計劃”均被認為是繼“家委會改革”之后羅湖家庭教育工作的又一亮點。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崔郁,深圳市羅湖區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黨組書記、深圳市羅湖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賓華,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婦聯家庭教育智庫成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教育戰略規劃專家、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高書國,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宏艷也就家庭教育工作的機制,推進家庭教育改革的實踐探索,尊重并遵循人的養育之道,現代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演進與價值提升,家長對孩子玩網絡游戲的影響等主題進行了分享。
據悉,在理論探討之后,此次年會還將進行六個分論壇的實踐展示與交流,舉辦學術報告、學術沙龍活動,聚焦家庭教育的時代特征;尊重需求,為父母與兒童成長賦能;家校社合作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傳承優秀家風,建設新型家庭;家庭教育的理論與研究;家校協同育人的實踐探索等主題。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