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9 15:40:42
7月22日,“大黃山”戰略下萬里茶道(安徽段)非遺保護性旅游開發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祁門縣嵌字豆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體驗嵌字豆糖制作技藝。字豆糖,又稱嵌字豆糖,一離不開“字”,二少不了“豆”,三缺不了“糖”。在黃山市祁門縣一帶,字豆糖是逢年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糕點,迄今已有上百年歷史。字豆糖的制作過程,融入了制糖師傅對漢字的理解,難也難在拼字環節,不用筆墨,要的就是對漢字結構的理解和駕馭。它不只是一個特色糕點,更是一份傳統技藝的延續。
咬文嚼字,品味文化內涵
公司總經理、市級非遺傳承人汪鎮華向實踐團隊介紹并展示了嵌字豆糖產品。嵌字豆糖每嚼一口都是馥郁的豆香和芝麻香,糖中有字,字里含意,意間帶甜,吃的不僅僅是糖,更是知識和文化。通過品嘗嵌字豆糖,感受“咬文嚼字”的神奇,實踐團隊深感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所蘊含的濃厚情感和文化內涵。
體驗嵌字豆糖制作,感悟傳統技藝之美
實踐團隊現場觀看了非遺傳承人金惠民師傅制作嵌字豆糖的過程,包括搟面、切塊、嵌字、包裹、拉伸、成型、切片等,全程純手工制作,利用黃、黑兩色糖條搭配,在方寸間把字與糖緊密結合,巧妙地制作出漢字“?!毙蜗?。而后實踐團隊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身感受了拉伸、成型和切片的技藝,雖然看似簡單,但操作起來卻需要相當的功力和技藝。
傳承不守舊,創新不離宗
實踐團隊訪談了非遺傳承人汪鎮華老師。在訪談中,汪鎮華老師指出,在傳承和發展這項非遺的過程中,他們在工藝、原料、漢字、生產、時間等方面,在原有基礎上都進行了創新,使嵌字豆糖更適合大眾的口感、更符合市場的需求。在非遺保護性旅游開發方面,他們建有研學基地,普及非遺知識,并表示會不斷創新,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通過訪談,實踐團隊深感每一塊嵌字豆糖都蘊含著制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正是他們的精湛技藝和創新精神,才讓這項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色彩。
(文:馮冰倩 丁若楠 陳陽陽/圖:丁曉娜 丁若楠/審核:李曼曼)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