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17:04:08 來源:中國青年網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不少原本專注學科類培訓的教育機構,紛紛開始轉型,其中部分機構就將轉型方向瞄準了成人職業教育。眼下越來越多的職場年輕人愿意花錢學習,提升自我,這也進一步催熱了職教市場。
轉換賽道再出發 “95后”職場人催熱職教市場
95后的王炳琦原本在石家莊做銷售工作,今年年初,不滿足于現狀的他報名了計算機編程課程。轉換了職業賽道的王炳琦,已經是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的技術人員,工資也翻了一倍。
如今,進入職場后選擇再學習的年輕人,還有不少原本就是技術人員。
韓健健從浙江大學畢業后,在一家家電企業做洗碗機的創新研發。由于行業內相關技術的參考資料很少,因此,韓健健報名了流體力學的相關課程,理論與實驗相結合,進行技術攻堅。
憑借過硬的技術,韓健健僅畢業兩年就被提升為中級工程師。有職教課程平臺數據顯示,隨著新職業、新技術的迅猛發展,職教市場的消費群體也呈現出更加明顯的年輕化、低齡化趨勢。
騰訊教育副總裁 鄭潔:“00后”的學員占比越來越高,去年這類學員占比達40%,今年還在持續走高。IT互聯網、設計以及考證考研類的課程,是非常受學員歡迎的三大品類課程。
據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2025年人才缺口預計將接近3000萬人,服務業缺口更大,職業教育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供需“適配” 資本加碼 職教師資緊缺有望破局
一方面是職場人士提升自我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是各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的強勁需求,這些都成為職教市場快速增長的“催化劑”。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在線終身教育行業市場規模為668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336億元,不過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職教的師資力量卻越發緊缺。
馬力是北京一家職業教育機構的負責人,近期,隨著業務的增長,師資需求也有所增加。但是馬力坦言,招到合適的人并不容易。
記者了解到,相比于近年來紅火的K12教育,職教市場的師資力量一直是處于緊缺的狀態。
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 李強:一方面是因為以前這些崗位的薪酬收入、知識結構和傳統的老師會有一定的差異,因為做職業教育的老師大部分需要在企業里實操過。
盡管“雙減”政策落地后,不少教培機構業務調整,但有調查顯示,今年7月,61.6%的求職者依然期望能夠留在教培行業,甚至比3月的57.7%還有所提高。主要源于不少求職者對職業教育等潛力賽道依舊抱有信心。
今年上半年,職業教育共發生38筆融資,總金額突破50億元。其中,職業技能培訓是最受歡迎的投資方向。業內人士預計,求職者供給的增加,加之資本加速入局,或將緩解職教市場師資緊缺現狀。
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 李強:做班級管理、課程運營,這些人是通用的,所以建議大量教培行業的人可以繼續看本行業中,職業教育相關的工作機會。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