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4 16:47:25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孫珺
藍色的外封,凸顯魯迅作為斗士的沉穩和冷靜,橙色的內封,寓意魯迅對待家人的熱情和溫暖。
為紀念魯迅誕辰140周年,大有書局(北京)有限公司推出《魯迅家書》,本書由“解讀魯迅第一人”、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黃喬生精心編注,是研究魯迅家書的權威注解版本。
要全面認識魯迅,不可不了解魯迅的家事。閱讀魯迅家書,有助于理解魯迅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所處的時代環境,有助于理解魯迅的文學作品,把握魯迅在生活中的一些細微的感情和思緒。《魯迅家書》中展現了一個身為兒子、丈夫、兄長的真實且有溫度的魯迅。
《魯迅家書》黃喬生編注 大有書局(北京)有限公司
魯迅家書對研究魯迅很有價值
在魯迅的書信中,家書是特別值得注意的部分。古人說“知人論世”,又說“讀其書想見其為人”,要全面認識魯迅,不可不了解魯迅的家事。
閱讀魯迅的家書,有助于理解魯迅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所處的時代環境。本書完整收錄了魯迅致母親魯瑞的書信五十通,致弟弟周作人的書信十九通,致妻子許廣平的書信七十八通以及致其他親戚的家書三通,其中首度收錄了魯迅致國畫大家酈荔丞的書信,均為原信收錄。
因為魯迅的經歷和所處時代的特點,家書牽涉面廣,內容豐富,人事叢雜,而魯迅又是文字高手,家書中表現出來的濃淡輕重、委婉曲折,對研究魯迅的生平及其時代環境,很有參考價值。
在編排上,作者黃喬生以魯迅所寫書信為主線,在解讀時對每一封家書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都進行了詳細解讀,超1000條注釋,將家書前前后后的一些故事、一些情況向讀者做了詳細介紹。
此外,書中首度收錄了10封魯迅家書手稿,并將信封、郵票等原件以高清彩色刊印,沿信封撕開,可見實物書信手稿,旨在讓讀者近距離感受魯迅筆墨的精神和信箋的優美。
從家書看魯迅溫情的一面
讀魯迅的家書,有助于認識一個豐富的魯迅。過去因為種種原因,人們著重致力于塑造魯迅的剛勁風格、斗士形象,沒有充分挖掘他溫情的一面,而家書組成了一部長篇敘事。
作者黃喬生說,魯迅一生,雖然中年戀愛,老年得子,但終于過上煙火氣的家庭生活,總體上說是個“全”人。在魯迅寫給母親的信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便是向母親報告兒子周海嬰的成長情況。
有一年春天,周海嬰被開水燙傷,魯迅和許廣平十分緊張,采取治療措施,并探究原因,原來是兩個保姆工作交接時出現了疏漏。魯迅在給朋友的信中敘述前因后果后,感慨道:“這孩子也不受委屈,雖然還沒有發明‘屁股溫冰法’(上海也無冰可溫),但不肯吃飯之類的消極抵抗法,卻已經有了的。這時我也往往只好對他說幾句好話,以息事寧人。我對別人就從來沒有這樣屈服過。如果我對父母能夠這樣,那就是一個孝子,可上‘二十五孝’的了。”
家書中看魯迅的生活情趣
魯迅和許廣平的通信則記錄了兩人在戀情中的遲疑和抉擇,兼以談論世事人情。他們將這些信件按照年月順序,編成《兩地書》,分為三集:北京—北京,廈門—廣州,北京—上海。
魯迅在《兩地書》序言中說:“我們以這一本書為自己紀念,并以感謝好意的朋友,并且留贈我們的孩子,給將來知道我們所經歷的真相。”他也發了一通感慨:“回想六七年來,環繞我們的風波也可謂不少了,在不斷的掙扎中,相助的也有,下石的也有,笑罵誣蔑的也有,但我們緊咬了牙關,卻也已經掙扎著生活了六七年。”在他的眼中,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戰士要戰斗,但也要吃飯和戀愛。
讀魯迅家書,還有助于理解魯迅的文學作品,把握魯迅在生活中的一些細微的感情和思緒。這些情感思緒,魯迅不一定都在雜文散文詩歌中表達,但在與親人的筆談中,卻自然流露出來。黃喬生說,從魯迅家書中,可以看到魯迅的強烈責任感和生活情趣。
《魯迅家書》編注者黃喬生,是知名文化學者、魯迅研究專家、文博資深專家。1964年生于河南南陽,1986年畢業于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現任北京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研究館員,《魯迅研究月刊》主編,中國魯迅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在魯迅及新文化運動著名人物研究領域成績卓著。(孫珺)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