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方案” 讓人與自然更和諧

2020-10-22 13:47:28 來源:央視網

  云南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生態安全屏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中,云南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圖為云南麗江老君山九十九龍潭一景。新華社記者 秦晴攝

  科技日報記者 李 禾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9月30日召開,中國發出了最強聲音。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面對全球生態環境風險,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愿景,我國建立了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體系,貢獻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方案”。

  生物多樣性受到嚴峻挑戰和威脅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種類約占全球高等植物總數的10%,居世界第三位,但受到的挑戰和威脅也最為嚴峻。

  《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在我國34450種已知高等植物中,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高等植物10102種,占評估物種總數的29.3%,近危等級2723種。4357種已知脊椎動物(除海洋魚類)、9302種已知大型真菌中,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脊椎動物2471種、大型真菌6538種,分別占評估物種總數的56.7%、70.3%。

  “近年來,由于棲息地喪失、生境破碎化、資源過度利用、外來物種入侵、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外部因素,以及植物自身繁育障礙,我國有3800多種植物被列入受威脅物種清單。”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主任任海說。

  系統的保護政策體系涉及5大方面

  生物多樣性保護已成為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主任高吉喜表示,我國建立的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體系及其實施經驗,對2020年后各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體系可概括為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建立“三區三線”管控體系、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扶貧協同發展模式、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生態補償機制5個方面。

  高吉喜強調,國務院印發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是我國第一個國土空間開發總體規劃,將國土空間按開發方式分為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4大類型。特別是將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重要區域列入限制開發區或禁止開發區,從源頭上避免了生物多樣性豐富區域被大規模開發利用。

  建立“三區三線”管控體系,在使用功能上將國土空間劃定為城鎮、農業和生態三大空間。并在此基礎上,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確立了“三區三線”國土空間管控體系。“這對保障生態空間的獨立性、動植物棲息地與生境不受或少受干擾具有重要作用,為科學和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奠定了基礎。”高吉喜說。

  生態保護紅線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將生態功能極重要和極脆弱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并對各類主體功能區分別制定相應的環境標準和政策。

  高吉喜認為,從目前國家生態保護紅線頂層設計來看,至少95%的珍稀瀕危動植物保護地會被納入保護范圍。

  目前,很多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密切相關的生態補償已付諸實施。如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在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推動下已基本建立起來;草原、森林、濕地等領域生態補償已全面鋪開,公益林生態補償已實施2期,禁牧補貼和草畜平衡獎勵、荒漠化補償試點、國家海洋自然保護區和海洋特別保護區的生態保護補償都在逐步推開。“這些補償制度的實施,對提升生物多樣性富集地區廣大群眾的保護積極性、保障區域生態公平發揮了重要作用。”高吉喜說。

  85%的重點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表示,我國持續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環境,建立了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創新形成了評價考核、督察問責等制度,顯著提升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過去10年,我國森林資源增長面積超過7000萬公頃,居全球首位。穩步推進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建設,90%的陸生生態系統類型和85%的重點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中國履行進展報告》指出,我國已實現《全球植物保護戰略》約70%的目標,形成了較完整的植物多樣性保護體系。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