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 15:02:43 來源:中國周刊 作者:沈海濱
延慶雪車雪橇中心的雪游龍
舉世矚目的2022年第24屆北京冬季奧運會即將拉開帷幕。這是全中國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繼北京奧運會、南京青奧會后,由我國承辦的第三次奧運盛會。你對這次冬奧了解多少呢?你知道首都冬日的冰雪有多美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相約北京,來感受一下冬奧會期間的冰雪之美!
延慶玉渡山藏著北京最美的“冰山雪原”
北京人冬天玩什么?京郊冰瀑最迷人。我們一起看看北京玉渡山冰瀑雪原吧。如果您沒有在冬季來過玉渡山,那您一定要來看看。此時享有“北京雪鄉”之稱的玉渡山猶如一個童話世界。這里有雄渾壯美的林海雪原、一株株如精靈般可愛的“雪珊瑚”、氣勢恢宏的冰瀑奇觀以及造型各異的雪雕。驚喜的還有沿途偶遇的小冰筍、冰凌、冰花們,它們形態各異、十分可愛。
玉渡山攀冰的游人
冬意漸濃,北京城內雖覆蓋著冰冷,卻難尋雪花倩影,而遠在延慶的玉渡山,已是一片粉妝玉砌、皓然一色……
玉渡山風景區位于燕山第一高峰海陀山腳,每年擁有4個月的冰雪期,堪稱北京自然冰雪資源最豐富的場地。零下十多度的最低氣溫,使景區里呈現出清流與冰瀑交相輝映的奇景。腳下,冰雪覆蓋的小溪靜靜流淌、叮咚作響。抬頭遙望,銀裝素裹的群山大氣磅礴,瞬間讓人領略玉渡山的豪邁。走近靜觀,瀑布停止了以往的喧鬧,冰凌一條條掛在山體之上,在陽光下晶瑩剔透閃閃發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70米高的冰壁,雪白的冰壁之上,正是攀冰者們的絕妙“芭蕾場”。敏捷而果斷的出腳,將冰鎬牢牢扎入冰面,一步一步慢慢登頂,如此美妙的“冰瀑芭蕾”,在玉渡山攀冰基地每日都在不斷地上演。
長城雪景
攀冰以獨特的炫酷裝備、童話般的活動環境、刺激的身心感受,已成為冬日戶外活動的一股熱潮。近幾年,玉渡山的攀冰活動十分搶手,這里擁有70米高、80米寬的超豪華攀冰區,線路難度從2級至5級不等。位于景區入口處的1號冰壁為專業級冰壁,切面垂直、攀爬難度大、體驗刺激,是攀冰愛好者們的心頭之好。如果想體驗一把攀冰,這里有專業的教練、齊全的裝備、專項的保險為你保駕護航,無論你是攀冰新人還是高手,都能在冰瀑上找到別樣的樂趣。
延慶冬奧村遠眺
更讓人驚喜的是玉渡山的雪雕節,山下6000平方米的林地被打造成茫茫的林海雪原,忘憂湖親水平臺道路兩側打造了約4000平方米的觀賞區,600平方米的空地上還建起了雪屋,在陽光的反射下熠熠生輝,呈現出一個夢幻般的水晶世界。走近細瞧,形態各異的雪雕著實可愛,迎賓雪牛、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冬奧吉祥物、冰雪運動人物……一進入玉渡山,冰雪趣味與濃厚的冬奧氛圍馬上撲面而來。
北京奧林匹克塔
享受視覺盛宴之外,雪上娛樂項目滑雪圈、香蕉船、雪地摩托、雪地卡丁車……由于高山草坪落差較大、坡陡、彎多,在這里玩耍可充分領略風馳電掣、呼嘯而過的驚險體驗!如夢如幻的冰雪世界,刺激歡樂的冰雪體驗,誠意滿滿的冰雪福利,你還不趕緊來?
探營延慶冬奧村
延慶冬奧村位于延慶小海陀山腳下,毗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和山地新聞中心。延慶冬奧村采用了低層、高密度的“山村”式建筑布局。半開放式的建筑庭院依山而建,既展現出北京四合院的文化特色,又不破山型、不奪山景。建筑外立面大量建設“石籠墻”,讓建筑好似與自然融為一體。
北京冬奧國家速滑館“冰絲帶”
延慶冬奧村以“組團”形式散落在山林間,共有6個“居住組團”和1個“公共組團”。“居住組團”主要為居住功能,“公共組團”主要為綜合服務功能,將為運動員提供比賽裝備保養、餐飲、休閑等綜合服務。
賽事期間,延慶冬奧村將有100多人的專職交通服務隊伍,設有交通經理、指揮所調度、交通咨詢、交通疏導、停車管理和上下車引導等崗位。交通服務圍繞“以運動員為中心”,為進入冬奧村的運動員和隨隊官員、媒體、奧林匹克大家庭和工作人員等人群服務。主要服務區為NOC車場、TA班車場站、訪客中心、運行區主入口四處室外場站和交通咨詢臺。交通業務領域將結合疫情防控要求,通過加強內外溝通、科學安排班次、優化運力調配等形式,為所有參與者提供安全和高效的交通服務。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
醫療保障方面,延慶冬奧村配備一級醫院建制的綜合診所,面積為1658平方米,業務用房57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康復醫院、同仁醫院等7家醫院,共計195位醫療專業志愿者將參與賽事醫療保障。該診所將陸續裝配大型醫療設備,如DR系統、CT、核磁共振、B超超聲波診斷儀等,為妥善保障居住在延慶奧運村的國內外運動員、隨隊官員等人員健康服務。冬奧會賽時將提供24小時的急診服務,16小時的門診服務。
餐飲方面,在延慶冬奧村(冬殘奧村)開村期間,運動員餐廳將每天24小時供餐,運動員菜單設計的亮點是中西兼顧、品種豐富、合理搭配、營養健康,由運動、營養、餐飲等領域的專家團隊針對食材成分、菜品規格、制作流程進行研討,所有菜單在北京冬奧組委、冬奧村餐飲服務商和營養師的指導下制定完成。設置“世界餐臺”“亞洲餐臺”“中餐餐臺”“比薩和意面餐臺”“沙拉臺和調味品臺”“鮮果臺”“面包和甜品臺”等,菜單將以8天為一個周期進行輪換,以滿足各種口味的特定飲食需求。
延慶賽區冬奧村在設計上秉承“山林場館群,生態冬奧村”的理念,全力建設綠色生態場館,實現可持續發展。延慶冬奧村項目的建設特色在于生態可持續,體現在超低能耗示范、古村落遺址保護、無障礙設計及智能人居科技。冬奧村嚴格踐行低碳環保建筑理念,將為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動員和隨隊人員提供綠色、開放、安全、舒適的居住和服務體驗。
延慶“雪游龍“——雪車雪橇中心
賽后冬奧村將升級為生態旅游度假酒店,利用豐富的場館遺產打造國際一流滑雪賽場、國際冬奧遺產旅游勝地、國內四季休閑度假公園、戶外運動及冰雪娛樂場所,成為夏天避暑納涼、冬季冰雪娛樂的冰雪產業集散地。
探訪延慶賽區
延慶賽區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三大賽區之一,賽區共有5個場館,包括兩個競賽場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3個非競賽場館:延慶奧運村、延慶媒體中心、延慶頒獎廣場。賽時,延慶賽區承擔冬奧會的高山滑雪、雪車、雪橇項目和冬殘奧會的高山滑雪項目,將產生21塊冬奧會金牌,以及30塊冬殘奧會金牌。
延慶賽區是北京冬奧會三個賽區中新建場館最多的賽區,也是冬奧歷史建設周期最短、難度最大、標準最高的賽區。筆者走進延慶賽區發現,從場館建設到生態修復,再到住宿、醫療、交通、無障礙環境建設等各個方面,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可謂蓄勢待發。
迎冬奧的孩子們
若想從高空領略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賽場館的風姿,就要通過索道上面的吊廂。從高空俯視,延慶賽區場館群一覽無余。我體驗了一次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纜車,吊廂內非常舒適且穩定,視野非常開闊,不會讓人產生身處高空的不適感。纜車的一側是冬奧村,正下方是高山滑雪場地返回冬奧村的回村雪道,另一側就是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運行負責人吳高勝主要工作內容就是負責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山地運行,包括纜車運行、造雪壓雪、高山救援、安全器材防護等。他說:“在高山滑雪中心工作,會滑雪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且要求必須是具備高級滑雪水平的滑雪者。如果不會滑雪,你在賽道內將寸步難行。”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索道系統共設9條架空索道及2條拖牽索道,全長10.14公里,串聯延慶冬奧村及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各個區域。其中,主流線索道包含A索道、B1索道及C索道,線路全長4800余米,高差1200余米,總計設有200余吊廂。目前,從冬奧村前往山頂的單程時間只需30分鐘。我從冬奧會乘坐A1索道,之后換乘A2索道達到集散廣場。索道運力最高時可達每小時3200人,每個吊廂最多可乘坐8人,乘坐時吊廂內人員應均勻分布就坐,使吊廂保持水平狀態。吳高勝說:“這是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滑雪纜車,每個吊廂門口都有專用的滑雪板插口來放置滑雪板,車廂內的座椅為加熱座椅,吊廂在寒冷的冬季也會比較溫暖,為運動員和工作人員提供舒適的乘坐環境。”
從高空俯視,一眼望去,滿眼綠色植被。延慶賽區生態修復已經全面完成,進入美化、優化、精細化階段。延慶賽區始終堅持綠色辦奧,把建設奧運場館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努力讓體育場館和市政配套設施同小海陀山的自然景觀和諧相融。賽道最高海拔2198米,建設條件艱苦,生態修復工作的難度不亞于新建場館工程。
冬奧會開閉幕式場館“鳥巢”
為保護草甸生態系統,將施工中受到擾動的草甸整體移除,等到建設工作完成時再將其回歸。結合施工建設形成的自然空間,開展動物通道建設和棲息地重建。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動物活動的特點,利用涵洞作為動物通道,利用施工廢石、濕地重建爬行類動物棲息地。賽區內安裝人工鳥巢50個,架設29臺紅外相機,多次監測到大、中、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延慶賽區可謂萬事俱備,當開賽的那一刻,這里將成為北京乃至中國的一個窗口。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