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0 7:16:50
文/葉衛東 紀詠 賀澤勁
攝影/布瓊 鄭云峰 葛玉修 陳有鈞 《中國周刊》記者 楊劍坤
責編/劉霞
青藏高原野生動植物基因庫
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地位于青??煽晌骼?、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面積為3.74萬平方公里,西面與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鄰,西北部與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接壤,北部接近昆侖山世界地質公園,區內和周邊均為國家級保護地,是目前中國面積最大、全球陸地面積排名第八的世界自然遺產項目。

恐怕絕大多數人如我們,對可可西里的認識更多的是來自于電影或紀錄片。在這個世界上荒野景觀保存最為完美、最為典型的地區,當裸露的荒原以震撼人心的方式鋪排出觀者心中的錦繡,便知有些美麗和神秘,是長焦或廣角鏡頭難以企及的。無論是透過車窗玻璃,還是腳踏實地涉足可可西里,天蒼野茫撲面而來,冷峻雄奇的冰川,星羅棋布的湖泊,九曲回腸的江河濕地,描繪出人間凈土的純凈與樸實。無邊無際的廣袤和狂野,就像常年不息的大風,又宛若一壇濃烈的青稞酒,是我們在城市里熏陶出來的審美難以消化的。
可提到可可西里,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無人區”。可可西里的大部分地區屬于無人區,境內海拔高,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最高海拔為6860米的北緣昆侖山布喀達板峰(亦稱新青峰或莫諾馬哈峰),最低海拔為4200米的位于昆侖山南麓紅水河橫穿博卡雷克拐彎處的豹子峽洪水溝。高海拔使得空氣稀薄,來到可可西里,缺氧總如影隨行。

自大約三億年前的地質年代——石炭紀以來,可可西里經歷了復雜的地質構造過程,形成了集高山、寬谷、夷平面、冰川、熱泉、河流和湖泊等地貌元素為一體的高原高寒地貌,同時還包括了蛇綠混雜巖帶、活動斷裂帶、地震遺跡和火山遺跡等地質元素。
可可西里地域的地貌類型,不僅有構造差異運動形成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高海拔丘陵、臺地和高原等基本地貌,還有受構造控制的火山熔巖地貌。其地質形態可謂獨特多樣,有高寒地區特有的現代冰川和冰緣凍土,還有最常見的流水地貌和湖成地貌。星羅棋布的高原湖泊和保存完整的高原夷平面,造就了可可西里地區罕見的高原美景。由于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自然條件惡劣,區內人跡罕至,因此成為原始生態環境和獨特高原自然景觀保持最好的地區。
此外,這一地域地表露出的蛇綠混雜巖、地震斷裂帶、火山等地質遺跡直觀地記錄了該區從古特提斯洋閉合到抬升造山的海陸變遷過程??煽晌骼锍练e盆地還是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古近—新近紀陸相盆地,其沉積地層是青藏高原整體抬升演化過程和氣候變化的直接反應,可以說可可西里地區是全世界唯一的一處完整記錄青藏高原隆升過程,并完好保存地質遺跡證據的高原盆地??煽晌骼锏靥幥嗖馗咴沟?,其北部邊界為昆侖山南緣縫合帶,南部為唐古拉山斷裂。可可西里大地構造位置屬于羌塘地體和東昆侖造山帶碰撞過程中形成的增生楔地區(即大洋板塊在海溝向大陸板塊下俯沖時,上部物質被大陸板塊刮下來堆積在海溝底部形成棱形楔狀堆積體),可劃分為兩個一級構造單元(華北地塊、古特提斯縫合系)和五個二級構造單元(柴達木盆地、北昆侖島弧、南昆侖弧溝系、可可西里增生楔、羌塘地體)??煽晌骼镌錾ㄊ窃摰貐^的核心區域,其南北兩側分別為指示向南俯沖的西金烏蘭縫合帶和指示向北俯沖的昆南縫合帶,基底為洋殼的增生楔。

還有星羅棋布的湖泊,在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的廣大地帶積儲成泊。這也是突出的地質遺跡之一。可可西里地區最大的湖泊為西金烏蘭湖,其次為可可西里湖和卓乃湖??煽晌骼锖匆詢攘骱橹?,水源主要來自雪山和冰川融水,少量湖泊為外流湖。湖泊群具有高海拔、大密度、多類型等突出特點。
可可西里現代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侖山、唐古拉山及零星分布的東崗扎日、馬蘭山等海拔6000米左右的高山上,區內冰川主要為大陸性現代冰川,形態保存完整??煽晌骼锏貐^最具代表性大陸冰川是布喀達坂峰冰川。峰區被巨大冰帽覆蓋,其南坡高聳陡峭,冰川類型以山谷冰川為主,集冰斗、坡面冰川、冰舌等多種形態冰川??煽晌骼锏谒募o冰川遺跡主要分布在昆侖山、唐古拉山、崗扎日、多索崗日和馬蘭山等現代冰川外圍,冰磧物顯示更新世以來至少有過3次明顯的冰川作用,在位于可可西里腹部的低緩山地也顯現有一到兩次冰川作用遺跡。
可可西里是體現世界遺產生物多樣性價值的重要載體。正因為這些獨特的地質地貌,使得可可西里是具有絕妙自然奇觀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重要區域。其湖泊周圍的草甸通常是藏羚的集中產羔地。成千上萬頭藏羚年復一年往返于湖盆產羔地和高寒草原越冬地的遷徙,構成了世界罕有、中國現存唯一的大型哺乳動物長距離遷徙現象。

生活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上的四種主要有蹄類食草動物均為青藏高原特有物種,屬法律規定的保護動物。其中藏羚是伴隨青藏高原隆升過程演化而成的單屬單型特有物種,野牦牛是青藏高原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可可西里的湖盆地區是目前已知規模最大的藏羚集中產羔地。初夏,雌藏羚從阿爾金山、羌塘和該區東部向腹地的湖盆集中遷徙。僅卓乃湖一地,每年就有超過16000只雌藏羚集中產羔。短暫的產羔季節結束后,大部分藏羚沿來路返回,但仍有個體在原地越冬,青海可可西里地區冬季居留的藏羚最多可達40000只以上,約占全球藏羚種群的20%?40%,繁殖季節比例則更高。區內生存有8000至15000頭野牦牛,占野牦牛全球種群的32%?50%。
由于海拔地勢高,干旱寒冷,植被類型簡單,食物條件及隱蔽條件較差,動物區系組成簡單。但是,除猛獸猛禽多單獨生存外,有蹄類動物具結群活動或群聚棲居的習性??煽晌骼锏貐^哺乳類動物有29種,含5目9科15屬;鳥類約54種。瀕危珍稀動物種的獸類有13種,其中含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種,即雪豹、藏野驢、野牦牛、藏羚、白唇鹿;二級保護動物有8種,即棕熊、猞猁、兔猻、豺、石貂、巖羊、盤羊、藏原羚;珍稀鳥類計有8種,含一級保護動物2種,即金雕、黑頸鶴;二級保護動物有6種,即禿鷲、獵隼、大隼、紅隼、藏雪雞、大天鵝等。

這里包含就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最重要和最顯著的自然棲息地,包括從科學和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瀕危物種棲息地,涵蓋了青藏高原保存最完整的高原夷平面,也是湖泊最密集的區域,其東部還是長江北源集水區,完整體現了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由東南至西北變化的地帶性。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成分構成了區內植物的主體。

寒冷、少雨、輻射強、多大風是可可西里的氣候特點。降水在東南部稍豐富,向西北逐漸減少, 降水也主要集中于植物生長季。本地區現有高等植物約202種,分屬30科102屬。以矮小的草本和墊狀植物為主,木本植物極少,僅存在個別種類,如匍匐水柏枝、墊狀山嶺麻黃等。200多種植物中,青藏高原特有種和青藏高原至中亞高山、西喜馬拉雅和東帕米爾分布的種類在區系成分中占主導地位。植物種類雖少,但是種群大、分布廣,具有墊狀生長型的植物種類多達數十種。


可可西里由東南到西北主要分布著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山冰緣植被、墊狀植被、高寒荒漠,高山河谷灌叢等也有分布。各種植被類型的分布往往與地形部位和基質狀況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主要分布有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菊科植特。植物分屬29科73屬。其中菊科1屬25種,禾本科10屬18種,十字花科9屬13種,豆科3屬16種。其中最突出的幾個屬是針茅屬、扇穗茅屬、篙草屬、苔草屬、黃茂屬、棘豆屬和風毛菊屬。此外,在東南部高寒草甸有諸如紫花針茅、青藏苔草、小篙草注、扇穗茅、墊狀駝絨菜、雪靈芝等植物。另外還有少量苔蘚分布,地衣則較普遍存在。

在可可西里,皚皚白雪之上一閃而過的野生動物,能用它們那無比暖色的皮毛擦出我們內心的融融春意。深吸一口曠野的風,會聽到哺育生命的搖籃曲,噴礴而出的是野性的呼喚,而非最后的吶喊。
打響生態保護戰
“除了野生動物,無懼惡劣環境進可可西里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盜獵者,一種是反盜獵者?!笨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管理局黨組書記布瓊說。
布瓊的話,看似打趣,卻道出了正義與邪惡在可可西里較量的殘酷??煽晌骼锏膶氋F價值早就得到認可,也引來了覷覦者、垂涎者。可可西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是礦產資源蘊含豐富的寶藏,也因此成為盜獵盜采者利欲熏心不惜亡命的“屠場”“賭場”,更是一代代可可西里人舍生忘死地進行反盜獵反盜采的“戰場”。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車輛駛入可可西里,深深的車轍,仿佛石刻,久久不能消失。利益的驅動是那些囂張車輛的渦輪增壓。受經濟利益驅使,陸續有越來越多的“闖入者”,打破了可可西里“無人區”亙古的寧謐,可可西里的生態環境遭受到貪婪欲望慘無人性的蹂躪:
受國際藏羚羊絨制品消費和非法貿易的驅使,不法分子組成武裝團伙,大肆獵殺藏羚羊等珍貴野生動物,一群群藏羚羊倒在了罪惡的槍口下。藏羚羊被視為“高原精靈”“可可西里的驕傲”,鼎盛時期曾有20萬只藏羚羊奔跑在可可西里,可到了盜獵最為猖獗的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里的藏羚羊數量已不足兩萬只。

可可西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金、銀、鉛、鋅、鐵、石英、玉、煤、鹽等,金礦資源尤其豐富。在馬蘭山、巍雪山及布喀達坂峰等地區,非法盜采一度較為嚴重。馬蘭山從來都是可可西里腹地的一座不出名的山,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開發馬蘭山金礦揭開序幕,這里就成了淘金者眼中的“聚寶盆”,轟動全國的“格爾木黃金風波”就發生在這里。1989年5月,馬蘭山出現了罕見暴雪,近萬名金農被困金場,在為期一個月的救災中,盡管動用了直升機空投物資,但仍然有42名金農命喪可可西里?!包S金風波”沒能嚇住追逐財富的腳步,在上世紀90年代初,每年仍有五六萬人進入可可西里。亂采濫挖不僅破壞了地下資源,還使得原始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棲息地遭受嚴重破壞,采金區出現荒漠化。

可可西里的咸水湖中盛產一種堪稱“水黃金”的珍貴鹽湖資源——鹵蟲,這種嗜鹽小型甲殼動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鹵蟲卵是人工養殖對蝦等珍稀海產品的上好餌料,商業利潤可觀。每年的8至10月,大批鹵蟲捕撈者進入可可西里湖區大肆捕撈,每天多達數千人,高峰時則數以萬計,發生了大量涸澤而漁式的違規捕撈行為,比如,用大網在深水區偷捕濫撈,甚至連母蟲也一網打盡。過度捕撈直接導致鹵蟲資源面臨枯竭,直接威肋著以鹵蟲為食的鳥類的生存,使其種類和數量明顯減少。挖沙生植物、毀草甸、獵殺野生動物為食,偷捕濫撈的貪婪,造成可可西里湖區生態環境的惡化,植被覆蓋率銳減,生態本就脆弱的湖泊奄奄一息。
1994年,治多縣為副書記索南達杰在與武裝盜獵分子的斗爭中英勇犧牲,成了新中國歷史上首位為保護藏羚羊而獻出生命的政府官員。索南達杰犧牲的三年之后,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為生態保護樹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此后,一代代可可西里人愈發執著地用青春、熱血甚至是生命,守護了腳下這片凈土的安寧祥和。就像保護區的一位工作人員所說的,可可西里的今天,是“舍命拼下來的”。

在真刀真槍對著干的對峙中,不法分子氣餒了、敗下陣來。加上全球合作嚴格監管等各種因素,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刹辑側栽缚煽晌骼镉肋h保持神秘,他說“人們遠遠看著、想著就行?!?/p>
盜獵盜采雖然得到有效遏制,但可可西里生態環境敏感脆弱,雖經修復但整體生態環境仍不容樂觀,生態危機始終是懸在可可西里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由于自然原因和人類活動影響,可可西里保護區的生態環境仍面臨著草原退化、老鼠成災、人患重重等生態威脅。比如,受氣候變暖因素影響,保護區內部分地區沙化和草場退化現象嚴重,降水減少,湖泊干涸,導致野生動物的食物資源急劇減少,使其種群數量下降。保護區的高寒草甸區,鼠患成災,原始生態的草皮遭到高原田鼠和鼠兔咬嚙、吞食,導致大面積的草場出現退化直至沙化,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驢等瀕危野生動物面臨著與鼠爭食的困境。此外,日益增多的人類活動,也會對部分區域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和隱患。特別是近幾年來對可可西里的關注方興未艾,關于可可西里旅游的商業炒作浮出水面,使得雪域凈土又有可能成為利潤的源泉??墒?,過度地破壞性地進行旅游開發,大量游客涌入必然帶來一些消極影響,這是可可西里生態系統難以承受之重??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