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梅山資水同筑夢 茶旅文康譜新篇

2021-01-13 15:01:54 來源:中國周刊 作者:蔣召利

微信圖片_20210113145753.jpg

鳳凰島茶園


安化縣旅游優勢獨特,茶產業特色鮮明。近年來,安化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緊緊抓住“一帶一部”、中部崛起和全域旅游發展機遇,加快“四個安化”建設步伐,以“四個一”助推茶旅文康深度融合,把小茶葉做成了大產業,產業融合利好不斷釋放。


一張藍圖繪到底。2016年縣委十二次代表大會,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交通攻堅、產業轉型、城鎮升級、生態提質的“四輪驅動戰略”和建設暢通、宜游、秀美、富裕“四個新安化”的奮斗目標。五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保持生態立縣、致力綠色崛起的定力,堅持全縣上下一盤棋,按照既定思路和目標,創新產業驅動,注重謀篇布局,構建“茶為基礎,旅為融合,文為內涵,康為延伸”的茶旅文康融合發展新模式。在資金投入、基地建設、項目規劃、品牌培育等方面強化整體設計,不斷優化產業發展路徑和政策扶持辦法,集中力量發展融合產業。咬定目標不放松,一屆接著一屆干,一張藍圖干到底,久久為功,成就了今天安化茶旅文康融合發展的迅速崛起。


微信圖片_20210113145806.png

茶馬古道


一個核心聚集群。縣委縣政府堅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為基礎,確定茶產業是核心龍頭、旅游產業是貫穿紐帶、文化產業是靈魂內涵、康養產業是共通焦點的工作思路,將茶產業作為縣域富民主導產業來抓,輻射帶動旅游、文化、康養等產業一體化發展,擴大產業集聚效應。堅持以“茶”為引領,集中力量做大做強核心產業,以“特色旅游小鎮+特色茶旅線路+美麗鄉村/特色民宿/茶鄉觀光休閑景點/森林康養”的方式,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提升文化氣質內涵,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和康養產業。樹立建鏈、延鏈、強鏈、補鏈的思想,全面推進“一二三產融合,茶旅文康融合,產城融合”,形成集茶葉生產、加工、文化旅游、健康養生一體化的茶旅產業鏈,統籌推進茶旅文康融合發展項目,精心打造產業集群,加大品牌建設,鼓勵產業“抱團出海”,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茶產業,種植茶園面積達36萬畝,完成茶葉加工量9萬噸,實現綜合產值220億元,稅收2億元,15萬貧困人口中9.6萬人因茶脫貧;旅游產業,年接待游客75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72億元,創建4A級旅游區1個,3A級旅游區4個,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5個,省級五星級鄉村旅游區4個,安化獲評“湖南省旅游強縣”、“中國最美小城”、“中國最佳養生休閑旅游勝地”,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創建縣;文化產業,全面推進古茶市、茶亭、茶碑以及風雨廊橋等茶文化遺存保護和修繕,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認定縣級“非遺”保護項目17個,成功申報國省保護項目3個;康養產業,安化素有“湘中藥庫”之稱,年產中藥材6.8萬噸,實現總產值22.3億元,博瑞藥業、成大生物、金厚生物等規模工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恒康源、紫薇谷等重點康養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安化成為中國生態產茶第一縣、黑茶產量第一縣、科技創新第一縣、茶葉稅收第一縣,連續十一年入選中國茶業百強縣前十強并名列第一,“三安”經驗在第三屆中國當代茶文化發展論壇上首次發布。安化黑茶逐步成長為區域內規模大、品牌響、綜合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的支柱產業和湖南千億湘茶戰略目標的重要力量。


一條脈絡講故事。安化建縣于宋,歷史悠久,人文厚重。縣委縣政府堅持以梅山文化和千年茶文化為依托,大力推進梅山文化“七個一”工程,加強本土文化挖掘,以安化黑茶和梅山文化為背景,編排茶戲、茶舞、茶歌,拍攝電影、電視劇、短視頻,舉辦高峰論壇、黑茶文化節會等活動,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創新宣傳方式,加大外宣力度,通過打造茶旅品牌、推介旅游線路、推出主題活動做實宣傳營銷,講好安化故事,不斷升華融合發展的氣質內涵。講好梅山文化的故事,安化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梅山生態文化園至今流傳著蚩尤、張五郎、風雨廊橋的神秘傳說,讓人津津樂道。講好茶文化的故事,安化黑茶載于唐、興于宋、貢于明、盛于清,是“萬里茶道”重要起點之一,黑茶文化源遠流長,茶馬古道記錄了茶商來返南北的點滴足跡。講好“24小時茶生活”的故事,“人們早晨起床用的是茶牙膏、吃的是茶早點;白天走的是茶馬古道、游的是茶鄉花海、品的是韻味黑茶;晚上觀賞的是黑茶印象實景演出,住的是茶園民宿;睡覺前,敷的是茶面膜”已成為安化人民休閑主旋律。講好中藥材養生的故事,立足資源優勢,重點發展黃精、玉竹、五加皮、木瓜、厚樸等林下經濟,科學開發藥食、藥膳、藥茶等產品,打造“安五味?養五藏”公共品牌,大力提倡健康養生理念,培養正確的健康養生意識和中醫藥文化認同,激發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產業的文化及商業潛力。


微信圖片_20210113145811.jpg

中國黑茶博館坐落在安化資水河畔


一個共識養生態。縣委縣政府堅持綠色崛起,凝聚綠色共識,牢固樹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守護好“三山一水”(芙蓉山系、辰山系、云臺山系,資水)美好家園,讓群眾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厚植茶旅文康融合發展的情懷。一方面,創新建立并全力推廣安化黑茶質量溯源體系,建立綠色有機茶園和標準化生產企業,保障安化黑茶產品品質。另一方面,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致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開展環保問題整改和人居環境整治,加強水、土、氣“三位一體”立體整治。安化空氣質量優良率和地表水、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全縣有林地面積604萬畝,森林蓄積量169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6.17%,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柘溪國家森林公園、湖南雪峰湖國家濕地公園、湖南雪峰湖國家地質公園、云臺山國家石漠公園等相繼批準設立。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