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3 11:02:08 來源:光明網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日前,由福建省廈門市環東海域新城暨現代服務業基地片區指揮部、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20年廈門環東海域新城云招商推介會成功舉辦。
推介會以“云端”直播、線上答疑的方式,詳細介紹了環東海域新城總體發展規劃和營商環境,著重展示新城的創新優勢、產業優勢和政策優勢,并對新經濟產業園、銀城智谷、火炬美峰科創園、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四大重點園區進行了招商推介,270家新經濟企業參加。
作為島外新城的建設首站,環東海域新城的發展和建設一直備受關注。2019年環東海域新城全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5.6億元,完成新增注冊資本293.13億元。目前環東海域新城總投資已超過2000億元,片區內已初步集聚光電、電子、輕工等產業。圍繞“一年有突破、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工作目標,環東海域新城打出政策組合拳,全力推動招商提速提質提效。
環東海域新城的發展和建設只是廈門持續推動跨島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廈門加快實施“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發展戰略,不斷破除“小島意識”,破除“小富即安”。如今這一戰略已經成為廈門經濟社會發展“短跑沖刺”的力量爆發點和“中長跑競賽”的能量蓄積器。
初夏時節,走進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項目工地機器轟鳴,企業車間內一片繁忙。經過近五年的開發建設,基地的同安起步區和翔安起步區框架基本形成,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截至目前,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開發面積近5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200億元,共有28個產業項目落地建設,已竣工7個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總產值約700億元。
“在加速推進園區載體建設的同時,明確招商引資目標,引導高端產業集聚,加速構建完整的全產業鏈條。”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片區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基地重點圍繞平板顯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新能源與新材料三大產業,全力打造3個千億級產業組團。
據了解,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是廈門火炬高新區跨島發展的一個具體項目。多年來,火炬高新區貫徹落實“跨島發展”戰略部署,按產城融合理念,規劃建設高新園區,并突出主導產業,推動島外高新園區和軟件園產業集聚發展。
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廈門市重啟夜經濟。和過去聚集在廈門島中心市區和傳統商圈、小吃街不同,今年一些島外新城加大了夜間休閑基礎設施的投入,點亮提升夜間經濟帶。
今年,集美新城加大了夜間休閑基礎設施投入,為周邊商圈帶來人氣,形成新的“夜游、夜娛、夜食、夜購、夜宿”為一體的環杏林灣夜間經濟帶。據統計,4月以來,平均每個月接待游客超過6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超3億元。
目前,廈門市還通過升級鷺江夜游等海上旅游模式,啟動圖書館、科技館等場館的夜間常態化開放,構建新地標、新商圈,盤活廈門跨海夜間經濟帶。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31日 04版)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