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智慧城市助力高質量發展

2020-11-18 17:19:31 來源:中國周刊 作者:王雪銘

微信圖片_20201118171311.jpg


編者按:沒有城市治理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治理的現代化。在城市治理的規劃、建設和運營中,科學高效地處理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5G等技術與城市治理的關系,對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和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積極的實踐作用。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素質的治理主體、科學合理的制度和機制、先進的治理手段不斷完善,中國城市治理實現了智慧運營、精準治理、高效集約和普惠性發展,迎來了以數字治理為標志的新階段。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啟動之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國家密集出臺多項政策加大對新基建進行引導和支持,智慧城市也逐步邁向高質量建設發展階段。基于數字化轉型的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激活了巨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推進了供給側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進程。依托智慧城市的底層技術,我國城市的社會治理、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環境改善、生活幸福等都將進入新的階段。


微信圖片_20201118171319.png


多項政策密集出臺


新型智慧城市能夠實現全程全時、高效有序、開放共融、綠色共享、安全清朗等目標,通過體系規劃、信息主導、改革創新,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進,實現國家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新生態。


今年1月,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發布的《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報告2018-2019》中指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分為:準備期、起步期和成長期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礎建設,包括網站、辦公OA等信息化以及衛生、環保、能源、水利、交通等行業應用建設;第二階段是在第一階段基礎上,提供云服務支撐;第三階段則是橫向貫穿和打通,幫助政府流程再造,提高解決問題效率。而我國處于起步期和成長期的城市已經從兩年前的7.7%增長到了80%。


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時指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2020年4月3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提出實施新型智慧城市行動,即完善城市數字化管理平臺和感知系統,打通社區末端、織密數據網格,整合衛生健康、公共安全、應急管理、交通運輸等領域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支撐城市健康高效運行和突發事件快速智能響應。


9月12日,在2020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暨第十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上,《2020新型智慧城市白皮書》發布?!栋灼访鞔_智慧城市在5G、物聯網、AI、云計算、區塊鏈、數據中心等多種信息技術融合應用下,成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應用等應用場景發揮了重要作用。


密集出臺的政策對智慧城市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推動了智慧城市邁向高質量建設發展。


微信圖片_20201118171324.png


城市智慧程度中國第一


城市的智慧程度體現在多個方面,涵蓋了智慧生活、政務、交通、金融、教育、衛健、環保、養老、口岸、社區等多個領域。而這些領域離不開政府推行的“數字治理”,中國各地政府借助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更智慧,也讓管理能力與治理觀念快速進步,甚至有了本質的改善。一些城市的發展甚至已經從靠投資驅動、靠地產驅動改變為靠以人工智能、大數據、5G、區塊鏈等為底層技術支撐的政府管理能力驅動。這種智能管理的潛力是巨大的,我們看到,在疫情防控期間,很多城市的政務大廳運用“數字治理”將服務轉到線上,服務大廳轉變為網上虛擬大廳,人都不見面了。“不求人”的數字治理環境形成了,城市的智慧運轉效率發生了巨變。


例如上海市的“隨申辦”、廣東省的“粵省事”、安徽的“皖事通”等。市民不需額外下載APP即可通過超級應用一站式獲得政務服務、支付、電商、出行、訂餐等各類服務,實現各門類、多渠道、廣覆蓋的服務觸達。


政府依托“城市大腦”的建設,將城市管理下沉至社區、園區等微單元,通過實時管理、溯源管理和預測式管理等手段,實現城市的智能化、立體化、精準化治理。


隨著城市治理在社區衛生、公共安全和社會服務管理等領域的滲透,政府可以實現組織結構、運作機制和服務流程等多方面的協作與創新,整合和共享各行業、各系統和各部門的信息,為社會和市民提供一體化、全方位的社會管理服務。


政府靠機器決策、靠先進的技術服務,其效率與軟環境發生革命性進步。在智慧城市的迭代開發節奏引領下,中國智慧城市規模目前已處于全球第一。


微信圖片_20201118171329.png


智慧社區技術成熟


城市治理的現代化,需要諸多的落腳點,而其中智慧社區是重中之重。隨著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智慧社區逐漸成為新形勢下面向未來社會管理創新的一種新模式?;谶@些技術基礎,智慧社區將家居、物業、商務、醫療等進行信息整合,實現了居民生活的信息化、智能化,為社區居民帶來便利、安全、舒適、高效、幸福的生活體驗。另外,人臉識別技術、身份證識別技術與公安系統、監控系統、報警系統進行智能化對接,實現了對小區居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治安的徹底升級。


作為智慧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5G的普及未來對無人駕駛、遠程教育醫療、VR/AR等領域會有決定性的促進作用。2020年初,雄安新區發布了智能基礎框架體系和首款智能接入設備,將智能基礎設施作為城市基礎設施體系的新成員,感知數據作為傳統城市“七通一平”的拓展。突出基礎設施的空間覆蓋和貫通互聯,提出包括通用感知終端、智能接入設備、邊緣計算節點、接入機房、傳輸管道、社區級處理中心、匯聚機房、城市級處理中心等智能基礎設施體系。雄安的創新實踐必將引領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從軟件、應用、大腦等產品真正延伸到城市空間和基礎設施的重新定義。


智能時代,城市治理呈現出新的特征,城市治理朝著“無人化、自組織”模式演進,而疫情讓這種演進變得更快。疫情帶來的不單單是負面影響,還有人們在應對疫情的同時,調動了特殊的生產力和生產資料,推動了社會治理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實現了理論創新、技術創新、體制創新,進而提升了我國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未來,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將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驅動力,在很多的相關領域出現更豐富的創新和轉變,帶領我們越來越接近城市未來的模樣。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