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全國政協委員姚樹坤:推進康復醫學智能化高效發展

2024-03-06 10:50:18

1.jpg

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姚樹坤


本網3月6日北京訊(中國周刊 梅淑娥)3月4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姚樹坤3月5日接受《中國周刊》采訪時說,他參加全國兩會帶來了關于利用高新科技,推進康復醫學智能化高效發展的提案。


姚樹坤委員說,現代醫學不再只是簡單治療疾病,也要使機體功能最大化恢復,康復醫學已成為現代醫療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殘疾人、意外事故受傷人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中,需要康復治療的約有1.3億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失能、半失能老人將給政府、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負擔,需要及時有效康復。康復服務的可及性與康復醫學水平直接影響患者的功能恢復程度,也決定了患者病后的生活質量。


姚樹坤委員認為,目前我國康復醫學領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康復師缺口大,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截至2019年底,我國注冊康復師僅有6.8萬余人,特別是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和偏遠地區,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康復服務的需求。雖然已經出臺相關從業人員培訓和認證制度,但仍存在康復師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不專業的康復訓練不僅影響康復效果,還可能對患者造成傷害,各級醫療機構的康復師及其專業水平難以實現同質化管理。


康復設施相對落后,康復評估體系不完善。目前國內很多醫療機構的康復設施和技術還相對落后,無法滿足患者不同的康復需求,更無法收集與康復相關的科研數據。康復效果評估和質量監控方面存在差距,需要加強康復評估能力和標準的建設。


康復體系建設有待加強。康復體系需要綜合多方力量,但當前公立三甲醫院和下級醫院、社區醫院之間缺乏有效協同,專家對社區指導不足。加強康復體系建設,才能夠更好地為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復服務。


2021年國家八部委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的意見》中要求,“健全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加強康復醫療人才培養和專業隊伍建設、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創新康復醫療服務模式、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文件內容具體,指導性強,但在實施過程中尚缺乏推廣應用模式和切實可行的落地項目。


近年來AI技術(如智能康復機器人)、5G技術、多功能微型化可穿戴設備的研發已經取得喜人的進展,智能精準康復已有基本條件,為解決康復醫學領域存在的上述問題,尤其是彌補康復機構、從業人員和技術力量的不足,為康復學科的高效發展提供了技術和設備的條件支撐。但如何做到有效整合、推廣應用、取得實效,尚需采取有力措施。


因此,姚樹坤委員建議:


強化智能精準康復,5G+居家康復、康養、醫養和遠程康復管理三位一體的康復體系建設。


人工智能、5G技術與微型化可穿戴設備的利用:智能化評估、康復機器人可使康復技術實現高效能、同質化,并大幅節省人力;5G技術可成為智能精準康復和居家康復的理想選擇,可實時傳輸康復數據、高清視頻等,實現遠程康復指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從而提高康復效果和服務效率。


康養結合:注重智能化、個體化的健康管理和養老照護,與智能康復相結合,可為老人提供定制的康復計劃和健康管理方案。康養結合還可提供健康咨詢、健康評估、康復輔具等,以滿足不同服務對象的需求。


醫養結合:醫養結合是將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相結合,為康復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在智能精準康復和居家康復中,醫養結合可以確保康復者及時獲得專業的醫療和救治,也可以在康復過程中提供必要的醫療支持和指導。


遠程康復管理:通過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對康復過程進行遠程監控和管理,以確保康復計劃的執行和康復效果的評估。通過遠程康復管理,康復者可以在家中或社區進行康復訓練,而康復專業人員則可以通過軟件系統進行遠程指導和評估,提高康復的可及性、便捷性和效果。


組成智能康復專家指導委員會,可從相關社會團體或醫療機構選擇知名專家參與。制訂智能精準康復軟件、硬件及遠程5G的技術規范,確保醫養、康養、遠程康復高質量實現。


在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下,在各省選擇具有對下級醫院、社區衛生機構有帶動引領作用同時具備深厚康復學科基礎的三級甲等醫院,開展智能精準康復推廣應用基地試點。


編輯:楊文博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