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回歸本源 把記憶中的甌窯融于生活

2018-11-05 8:34:44

文/陳蓓蕾
責編/王艷玲

溫州甌窯青瓷是我國最早的青瓷體系。遠古時期,今溫州地域內大量生產和使用這種叫“甌”的陶器,所以“甌”又是溫州的簡稱。

溫州一帶的古代窯場統稱甌窯,迄今為止已發現甌窯古窯址200余處。甌窯是浙江主要瓷窯之一,唐代窯址分布于浙江的有溫州、永嘉、瑞安、蒼南、甌海等地。溫州為我國目前考古與文獻記載最早燒制出青瓷的少數地區之一,因溫州古有“甌”(漚、歐)之稱,其地瓷窯稱“甌窯”?!爱T”字從瓦,甌即盂。“甌”為古越族先民居住的區域之一,這一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盂就比其他地方的要精致美觀,而具有獨特風格。據考古發現,甌窯創燒出青瓷之前,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西漢3000多年的歷史階段,東甌先民已逐步掌握制作陶器和原始瓷的技術。東漢中晚期,甌江北岸的永嘉蘆灣、箬隆、羅東一帶窯場已成功燒制甌窯青瓷。甌江,做為溫州最大的河流,它在得名之前,在不同的歷史的時期,有過不同的稱謂。從史料來年,六朝時,稱為永寧江(因永和三年(138年)溫州設永寧縣,江以縣得名),唐代,稱永嘉江或溫江,真正被冠以甌江之名的要晚至明代中期。這里的“甌”與甌窯有較大關系。據目前甌江沿岸甌窯遺址考古調查發現,甌窯創燒最早的時間可以追溯到東漢,結束于元代,制瓷歷史長達1300多年。

婁林峰歷經多年在瑞安陶山漢臣陶藝工作室成功研制出了甌窯釉色,圖為吹釉過程。

甌窯的歷史發展軌跡大至是:創燒于東漢晚期,發展于三國,成熟于東晉,南朝之后走了下坡路,唐宋又開始勃興,元之后衰落。

復興甌窯,恢復溫州人的甌窯記憶

從溫州市區出發,驅車1個多小時,便可抵達28公里以外的瑞安市陶山鎮鄭宅村。2017年,婁林峰將自己的龍泉漢臣陶藝工作室從龍泉帶回了老家,并成立了瑞安漢臣陶藝工作室。做為漢臣品牌的創作和研發基地,他以家鄉的釉礦為原料、以古法燒制為基礎進行了一系列的再創作,想讓更多人來感受家鄉獨特的甌窯文化。

揉泥

初次見到婁林峰,是在鄭宅村的一幢山間鄉野民房內。旁邊是一處剛剛完成的柴窯,幾個工人正圍著忙不迭地砌磚,抬頭一看,還高掛著一塊寫有“漢臣陶藝”字樣的牌匾。
修胚

“這幾棟都是我小叔家的房子。去年我把‘漢臣’在龍泉創辦的工作室搬回了老家,到現在又花了七八十萬元,簽下了這幾棟老房子30年的租約。30年后,想想我都70歲了,就在老家好好地做我的陶藝吧。”婁林峰說。
拉胚

而事實上,在回老家做陶藝之前,婁林峰已經在龍泉的“青瓷小鎮”里堅守了整整4年半的時間。婁林峰說,2013年他毅然決然地放下一切原有的生活,賣掉了自己在溫州經營的一家廣告公司、一家會所和三個茶館,獨自一人到龍泉學藝,倒騰起了甌窯,下定決心要在 “青瓷小鎮”創辦自己的工作室,而“漢臣”這個品牌是在2010年一注冊就開始運營的。在婁林峰簡單打造的小展示廳內的茶歇區,他一邊烹著茶,一邊與我們聊起了他與甌窯的故事。
裝窯

“因為熱愛陶瓷,我到了龍泉學藝,7年前正式拜浙江工藝美術大師王傳斌為師。”盡管時隔多年,但談起最初的學藝經歷,婁林峰的言語中仍難掩激動之情。從離開溫州到扎根龍泉,婁林峰既嘗試過跨界創業,也經歷過在龍泉“找罪受”的4年。那到底是為了怎樣的理想,才使得婁林峰再次放棄了在龍泉經營多年的事業,又回到瑞安陶山老家重新來過?
刻畫

婁林峰告訴我們,推廣甌窯是他最大的心愿。而回到老家陶山,則是為了他的甌窯情結。婁林峰說,他對家鄉陶山最美好的記憶,停留在了他7歲左右的光景。在他的老家鄭宅村的周圍,遍布著七八個年代已久的窯子。在這里,“到處都是瓷片”,而正是這些古樸雅致的碎片搭構起了他充滿回憶的童年。同時陶山豐富的瓷土瓷泥,是家鄉獨特的甌窯文化,才讓他下定決心回來發展,讓他心甘情愿“回到這里,歸零”。

每年創作一百多件作品 把陶藝變成“器”

情系唐韻、刻花斗笠盤、盤口溫碗、蕉葉盞……透著淡青色暖調,光而柔的釉面,薄而透的釉水,細數婁林峰創作的手工陶藝作品,件件質樸而精致,散發出甌窯固有的古意特質。

甌窯執壺

“我每年都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創作一百多件作品?!痹趭淞址蹇磥?,每年都堅持創作一定數量的手工甌窯作品,不僅是給自己一個前進的動力,也是為了更深入地傳承技藝。對平均每兩天創作一件甌窯作品的工作效率,婁林峰樂在其中。
甌窯點彩水尊

正因有窯的地方就有瓷土,所以才讓婁林峰想到了——就地取材其實非常關鍵。而陶山豐富的瓷土瓷泥,則是他此次選擇回到家鄉再創業的一大原因。
甌窯點彩水尊

在婁林峰的小展示廳后院的一處地方,我們還看到了地上堆積著許多成色不一的碎瓷片,其中有從地里挖出來的陳年舊瓷片,也有著近些年婁林峰親手制成的甌窯瓷片,二者夾雜在一起難分難辨?!昂瓦^去相比,我們現在制成的甌窯,能做到釉色和胎體的基本一致,但一些需要時間風化痕跡的東西我們無法復制。對我們來說,距離不是問題,文化也不是問題,但銷售卻是個問題?!?br />
甌窯點彩小水盂

婁林峰稍顯無奈地說道,以前的人買東西主要是看商標,但現在的人除了要摸一摸商品的材料,還要幾番比較商品的價格?!捌鋵嵞阏f我們的泥巴值不值錢?當然不值錢。但是把泥巴變成有質感的器物需要多少心血和時間,這是旁人不可知的。” 如何把陶藝變成有質感的“器”,這是婁林峰反復琢磨了8年的一件事。

未來計劃打造甌窯文化交流中心

如今,在婁林峰的構想中,除了要再改建一棟單獨的甌窯展廳外,打造甌窯體驗中心、柴燒房、大師工作室、批量生產車間及甌窯學堂,都是他計劃要做好的事。

甌窯雞頭雙耳罐

“搬到陶山以后,其實來我們這里的人很少,但我還是想為一些真正喜歡甌窯的人,打造一個可以‘樂燒陶’的地方,讓來到這里的人都能玩陶藝玩得很開心?!弊咴卩l間的小路上,婁林峰指著一處將要被改造成甌窯學堂的竹林告訴我們,再過個把月,這里的改建工程就可以完工了?!敖酉聛?,我們計劃要跟高校、跟實體做對接,通過‘玩’的概念,讓一些外地的朋友也可以來這里體驗陶藝。”同時,婁林峰還極其希望自己未來能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如何將這份甌窯文化傳承下去,“今年我只收了1個徒弟,也是為了可以更好地培養人才?!?/p>

回歸本原,復興甌窯,婁林峰又開始新的征程。

編輯:楊文博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