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 15:04:04 作者:蔡永升
舞韻系列 2022.91x91cm
舞韻系列2022. 116x70
在我眼前,一組人物翩翩起舞。她們像一只只破繭而出的蝴蝶,在畫面上宛若天仙,呈現出各自不同的妙相。她們踏著優美的節拍,曼妙的形體云舒云卷;她們或步履輕盈,或疾飛高翔,或俯瞰,或仰望,或召喚,或遐思;她們似由九天而來,又似往蓬萊而去;她們自由自在,從容不迫;她們的動作看似漫不經意,卻絕不失法度;她們的手、眼、身、法、步,都像與鼓點在畫紙的平面創造著三維的空間和聲相中萬籟之律動;她們的情、韻、意、態、神,和著天籟之音,在款款舞曲中扣住觀者的心弦……
“神游寰宇天魔舞,萬籟相參入性靈”,這組舞蹈形象,打開了我眼前對舞蹈世界的新意象,使我從中感受到舞蹈藝術與王西京繪畫藝術在當代多元文化下的契合。
舞蹈是“藝術之母”,久遠而流廣,原始而淵深。它是先民在文字沒有出現以前,以肢體動作交流思想、互通有無和溝通感情的工具。王西京在對世界不同民族舞蹈的審視中,描繪出舞者生動的形象,使我讀出了畫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古稀之后,王西京常用一方鐫刻著“七十而后生”的印,其寓意不言自明。在王西京六十多年的藝術旅程中,他早年的寫實人物畫探索,與之后的新文人畫探索,將寫意精神融入其中,開啟了他繪畫創作的黃金時代。后又旁涉窮通,博采眾長,在山水、花鳥上,生發出自己的新意象。而他的部分新文人畫作品,就有著濃郁的山水畫印記。他將它們相互融滲,使山水意象與人物形象融為一體,呈現出超逸高標的神韻。
藝術的生命在于傳承和創造,在于破中立,立中破。敢破敢立,需要智慧與勇氣,更需要靈性的加持。在這個大變革時代,藝術思潮自然也處于種種不確定之中。而能挺立潮頭,把旗不濕,不斷破立者,實在難能可貴。王西京早年以獨創的線條,出現在中國當代人物畫家的行列之中,而今又以對寫實的回歸,開啟了藝術的第二春。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人們認為這就是他藝術的終點時,他的“舞韻系列”又石破天驚地呈現在人們面前,使讀者看到了一個老驥伏櫪的老藝術家的創造活力。
因之,王西京能在七十過半,再次以“舞韻系列”,嘗試國畫變革,這無疑是勇氣與智慧的結晶所致。他將“破己”之前的飄逸線條,化為色彩濃麗、造型嚴謹的舞蹈人物形象,使每一幅人物形態,對應一種民族舞蹈;每一種舞蹈,都將一種民族的文化形態栩栩如生地詮釋;每一種詮釋,都是王西京對民族風范的獨特感悟;每一種感悟,都是他對自我心靈深處所隱藏的美的探秘與尋找。
觀瞻“舞韻系列”,可以看到王西京在人文情懷與藝術視野上,有其鮮明特點。
舞韻系列121x99cm2022
舞韻系列 136x70cm2022
舞韻系列113x91cm 2022
首先,王西京以國際化視野,表現了世界上眾多民族的經典舞蹈,以個體生命體驗,將世界不同民族獨有的舞蹈生態完美呈現,使讀者從中讀出了世界文化的多元與豐富。
再是通過對西方素描、色彩、光影等藝術技法的有效吸納,王西京把它們統合到中國畫的筆墨之中??串嬅嬷?,既有對面部的寫實,也有對神態的寫意;既在皴擦點染中,將傳統筆墨完美彰顯,也以素描與色彩的互滲,將自己對西方繪畫的理解充分展開。為此,“舞韻系列”使傳統國畫的筆墨與西方繪畫的色彩有機統合,形成了王西京“舞韻系列”的一大特色。
三是“舞韻系列”具有當代藝術的一大審美,表現了不同民族文化復興的新氣象,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
四是通過“舞韻系列”,王西京思考了人類的終極命運,彰顯了畫家的人文情懷,表現了世界文化的多元,使自己的藝術作品,在多元化的呈現中,充滿生命的力量。
因此,王西京以“舞韻系列”,開啟了藝術創作的另一極。王西京以世界不同種族的文化形態,在自我人文情懷的觀照中,以畫作呈現出一個民族開放、自信、包容、雄強的精神風貌,表現出人物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舞韻系列”便成為王西京繪畫的一種新符號。這是畫家對藝術與生命感悟的真實寫照。
王西京在以這些舞蹈人物尋找色彩的超感和水墨的律動,在黑與白,明與暗,冷與暖,濃與淡,燥與潤,濕與干,急與緩,拙與流之間,以對各種視覺關系的有機把握,來創造自己獨特的筆墨色彩與表現方式,重構了新的平面秩序。王西京在對色彩營造的光感之中,使冷暖在墨色下巧妙地和諧,使墨彩在濃烈與淺淡之下矛盾地統一,使點、線、面在律動之下高度融洽。他塑造的形體,展現的色彩,運作的筆調以及潑灑的墨韻,為畫面賦入了色彩的飽和度和筆墨的沖擊力,使藝術將生命的活動跡象,深刻而生動地記錄于平面之上,展示在全新的藝術理念中。
在畫中,王西京在尋找與探求色彩的規律,形態的秩序,線條的節奏,點面的組合在平面中的和諧與統一。因而,這些舞蹈人物形象,使他不自覺地尋找到自我生命與藝術內在的合拍,通過這組舞蹈人物形態、神情和迷人的動態,將人物靈性的內在與形式,進行了新的觀念與規范的表現及總結。
管窺王西京的“舞韻系列”,可以發現王西京在學術上有其獨特的建構:首先,畫家以栩栩如生、婀娜多姿的舞者形象,建構了自己的色彩美學。這些作品,色彩的繁復,有目共睹。冷暖之間的互補,濃烈之間的交織,厚薄之間的交融,使色系與色塊之間,形成一種對比與呼應的關系。在色與色的互相映照中,充滿了璀璨繁麗、清新明快和冷暖交錯的節奏韻律。畫家通過對民族服飾的精細描繪,與對繁復深奧的經典舞姿不同的記錄,將各民族的服飾色調及審美習慣之間的復雜性生動地表現出來,使不同舞蹈人物的服飾色系與節奏韻律,充盈于千籟萬象之中,體現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文化塑造一方精神的文化生態。同時,使微觀與宏觀上的精神追求記錄在案了。在畫中,看似著意了色系之復雜,然而各種色塊交織、渾融在一起,卻無俗艷之態。尤其臉部以反復的素描皴擦,使人物的神態渾實生動,使畫面的關系在有機的和諧秩序中,塑造了色系與色相的繁復參補,使色彩的規則感有了明亮的主調。這種規則,使畫面既顯單純又顯復雜,在單純又復雜的用色中,使明暗光影和節奏情緒更加協調。
接著是其對線條在學術上的新建構。在這組作品中,王西京的線條,一反他詩意人物的恣肆、飄逸與典雅,使線條在畫面中,雖隱于色彩的濃重,卻負擔著情緒的引領,讓線條與色調在表達情感上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畫面在色彩的濃郁與淺淡中,借線條的急緩與頓挫,彰顯出節拍之有聲,如行云流水與山石松竹的天然相融。而色彩的浮游,在線條的振臂中,不僅洋溢著流韻的豐滿,還充盈著無比的骨感與力量。
舞韻系列109x70cm2022
舞韻系列 137x70cm2022
然后是對人物造型的美學感悟與新造。對人物的形象,王西京幾乎是用寫實的手法,表現人物的面部情態,而身體部分,卻是小寫意或沒骨手法,但又區別于葉淺予、楊之光等老一輩畫家單面平涂的沒骨筆法。因之,王西京在人物的面部神情上,力求寫實,在人物的身體動作上,力求兼工又寫,從而在一幅畫中,使得細處更細,粗處更放,達到了細可見毫末,粗可攪動江海之勢。
再是其對人物動態的新穎性。對舞蹈動態的呈現,是他多年觀察的積累與心靈感動的結果。在這些畫中,他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方法。線條的運用是姿態之所需,色彩韻染則是情緒的探求。他不破壞根據明暗處理安排的色彩關系,而是在畫面中將色彩與線條看成為統一的整體,而突出不同舞姿的動態需求。他在這種視覺形象的統一中,摒棄了繪畫的“不完整性”,使畫中的所有對象都能自由地呼吸,采納了繪畫的“主觀需求性”,在和諧的氛圍中,呈現出畫家對舞蹈人物線條的主觀選擇,與服飾環境色彩的氣氛要求,使之呈現出畫面動態的韻律感以及主體意識上的創新。
因之,“舞韻系列”,在當代審美中,可說是一枝風標,既符合王西京作為“學院派”堅守多年的標準,又萌生“野逸派”在創造上的突破。在宏闊的人類舞蹈史上,那些經典的民族舞蹈題材,在他的調適下,以精細柔和的淡雅,添加了濃烈的色韻,在精巧的線條穿插中,展現出他理想中傳統美之殿堂。使得王西京的表現能力,有著高雅風格的保證。也使他所傾慕的那種舞蹈韻律之美的表現方法趨向唯一。
為此,王西京這一組舞者形象,是他心靈深處又一次對美學疆域的“突圍”。他借人類舞者的美姿,在表達一層更深、更高和更鮮活的生命感受,試圖開啟一個繪畫表現的新時代。在這一新的時間節點,就如他唐詩宋詞范兒為主的寫意人物,是對古典詩神的回溯與致敬,也是對傳統文化審美的再度肯定和詮釋。而今日的舞蹈形象,又是對當代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精華的圖像速記與繪畫在視覺上的定格。通過這種圖式,王西京進入到藝術體驗的新境界,在由傳承創新的藝術觀念和拓寬包容的創作心態開拓的路徑中攀登而上,拓展出一個獨有的藝術新境界。
雖然,藝術是無界的。然而,要打破藝術的框架與界限,需要藝術家以獨特的思維,敢破敢立,也需要勇氣和智慧,才能守正出新,新中求變。王西京的藝術視野,是在不斷地遠足與不斷的體驗中,實踐著自己的藝術觀念,從而成就了王西京“舞韻系列”的意象表達和境界升華,也是他的藝術觀念與技法,在當代畫壇的突圍與突破。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陜西西安,現任中國畫學會副會長、陜西省文聯副主席、陜西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陜西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陜西省中國畫學會會長、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兼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云南大學、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一級美術師,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榮獲“中國時代先鋒人物”、“第四屆中國改革十大最具影響力新銳人物”、“陜西省紅旗人物”、“陜西省行業領軍人物”、“陜西省優秀共產黨專家”、“勞動模范”等光榮稱號。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