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 17:29:34 來源:中國周刊 作者:梅淑娥
中小微企業生存狀況關系著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大局。 融資擔保是破解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手段和關鍵環節,是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題,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在新時代“佛山精神”的指引下,2003年,廣東中盈盛達融資擔保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盈盛達”)在佛山市政府出資引導下成立。中盈盛達以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銳意進取、精益求精,探索出了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融資擔保機構發展模式,被行業譽為“擔保行業的第四種模式”。18年來,中盈盛達發揮融資擔保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作用,為服務廣佛經濟圈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作出了貢獻,也為國家的信用體系建設作出了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中盈盛達董事長 吳列進
作為首家在國際資本市場完成主板上市的中國融資擔保公司,也是國內第一家以融資擔保作為主體上市的公司,廣東中盈盛達成立于2003年5月,由佛山市政府出資引導成立,2015年在香港主板H股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1543.HK)。憑借科學的治理結構,穩健的經營模式,完備的風控體系和卓越的企業文化,形成了具有全國影響、富有地域特色、擁有自主創新的全國擔保行業品牌。
針對制造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廣東中盈盛達在抵押擔保上不斷創新、謀求突破,打造出具有協同價值的中小微企業系統化投融資服務平臺。其創新產品層出不窮,以豐富、優質的金融供給支持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為企業引來了金融活水。
經過多年的潛心經營,中盈盛達目前已成長為一家以信用為基礎、以產業為依托、以金融為驅動,立足廣東、輻射全國的中小微企業系統化投融資服務平臺,助力廣佛地區奠定了在全國擔保行業市場的領先地位。
廣東中盈盛達融資擔保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列進向《中國周刊》表示,在佛山這個民營經濟發達、資本和產業高度融合的城市,才形成了這樣的一種普惠金融或類金融的模式,中盈盛達模式也是“佛山精神”的集中體現。
敢為人先的普惠金融
“讓所有的有融資需求的人都能融到資,讓所有有投資能力的人都能有投資的機會,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定制的金融服務。”這是吳列進對普惠金融的理解。
吳列進表示,“企業有融資需求找到我們,我們愿意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只要企業講誠信、規范經營,借去的資金是真正用到企業生產發展上的,只要風險可控,我們就敢做。做金融肯定有風險,但是當我們使風險和收益達到平衡點時這個事就是可做的。”
“這個行業不是一個高回報的行業,而是高風險、低回報的。” 吳列進向《中國周刊》介紹,佛山很多的企業老板都是本土成長起來的,一心一意做實業,非常務實,跟他們打交道風險就小很多。我來佛山已經十八年了,以前對佛山不熟悉,現在跟當地老板們關系處得非常好,能打成一片,能為他們解決問題,能做到跟中小微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共生共贏。我們做的是真正的一體化服務金融、普惠金融、草根金融。”
中盈盛達緊緊圍繞中小微企業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根據企業的情況調整業務模式,在企業不同的生命周期提供不同的服務。吳列進稱,“我們可以提供包括融資擔保、工程保函、小額貸款、商業保理、典當、供應鏈金融以及股權投資等金融服務,這些服務我們稱之為一體化金融服務,也叫擔保+,每一塊業務都是獨立的,不互相滲透,能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而且風險可控。我們做金融就是做信息對稱、流程規范。我們從需求端出發,用最好的供給去滿足他的需求,這就是我們的金融創新。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是接地氣的,我們的風險控制也是接地氣的。我們一直在創新,去為企業提供真正的服務,提供優質的金融產品。”
吳列進表示,“我們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我們把企業當成一個持續發展、健康發展的平臺。在政府的支持之下,用我們的專業團隊、專業能力貼近市場,為企業提供一體化金融服務。做這個行業需要有一定的高度,一定的情懷,一定的專業性,然后又要有非常強的韌勁耐心來做。”
擔保行業的“第四種模式”
中盈盛達闖出了一條新路子,將目標定位和真正服務的對象聚焦于中小微企業,并基于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業務模式與市場深度互補、與企業使命高度契合、與政府的金融創新契合,有力地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中盈盛達積極探索,不斷創新,總結提煉適合自身實際的經營管理方式和持續發展道路。在全國擔保行業的“政策性、商業性、互動性”三種結構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融合創新,探索出獨具一格的“混合所有制模式”,該模式對于促進信用擔保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建設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與社會服務體系產生了良好的借鑒和示范效應。
中盈盛達普惠金融業務
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規范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第四種模式”的路徑具有濃厚的政企合作色彩,中盈盛達是佛山市政府招商引資設立的第一家擔保機構,公司設立之初,就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規范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組建。政府出資的意義在于引導,通過資金和政策導向使公司具備政策性擔保機構在政策、政務環境、社會認同的優勢,引導民營資本投入擔保行業,實現社會資金服務社會的目的。投資方以現金足額出資,由職業經理人遵循“規范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管理運作,從而保證了中盈盛達向著現代化企業的方向發展。
中盈盛達“第四種模式”
股權多元分散、三權分立。中盈盛達在成立之初就設立了科學合理的股東結構和股比股權比例,提出股權分散、股權多元的策略,從根本上避免了股權單一和一股獨大的弊端。公司現有股東包括省、市、區三級國資,本土優秀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戰略投資和經營管理層持股。其中佛山金控是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 28%;加上省、市、區三級其他國資,國有總持股比例達 31%。
在股權多元分散的基礎上,公司把“所有權、經營權和監督權”有效分離,通過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搭建專業化管理平臺,由經營團隊專業經營,市場運作。成立以來,公司沒有任何一家股東直接參與或干預企業日常經營,公司經營管理團隊均是通過社會招聘擇優錄取,團隊穩定且目標一致,其中公司高管服務公司平均超過十年,大部分都是來自銀行、擔保、信托及法律界別不同方面的專才,以及企業管理專才,在服務中小微企業和金融實踐方面具備豐富經驗。公司大部分中高層管理人員及部分骨干員工間接持有公司的股權,構建了和諧合作的資本與人才關系。
中盈盛達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為投資者帶來了信心和保障,確保了公司的規范化運作、權力制衡、信息透明,奠定了第四種模式的持久發展基石。
擔保機構以經營信用和風險為業,風險控制是擔保機構生命線。中盈盛達從企業文化建設、系統控制風險和完善服務體系等方面,著力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以“共”理念為核心企業文化體系。中盈盛達根據擔保機構的行業特色,緊緊圍繞“共創、共享、共成長”的核心價值觀,建立了以“共”理念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體系。
中盈盛達將“共文化”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體系與擔保機構管理核心內容緊密結合。隨著員工持股的實施,該公司和員之間工形成了“產權—責任—利益”的紐帶關系,建立了風險共擔、責任共負、效益共創、利益共享的共同體,“共創、共享、共成長”的文化理念進一步升華。
“零縫隙、全覆蓋”管控風險。中盈盛達按照“全員、全程、全面”風控理念,防控業務信用風險。從制度、機構、業務流程、人員等方面著手,建立科學、完備、高效的風險管理體系。貼近市場及企業開發批量化、產品化、低風險業務為主,通過“代償封頂、比例分保、一般擔保方式”來降低業務信用風險;同時配備經濟、法律、財務、技術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建立了結合大數據的信用評價系統,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風險管理,風險控制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憑借“第四種模式”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穩健的經營團隊、雄厚的資金實力、強勁的拓展能力、完備的風控體系、順暢的銀行通道和卓越的企業文化,中盈盛達打造了具有全國影響、富有地域特色、擁有自主創新的擔保行業知名品牌。
重塑佛山企業家精神
佛山在長期的商貿與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基于廣府文化商業模式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企業家精神。催生了佛山制造業的率先崛起,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制造業城市。
高質量發展對企業家精神的內涵提出新的要求。作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吳列進將新時代的“佛山精神”融入中盈盛達的發展中,并致力于培育新時代的佛山企業家精神。吳列進表示,“我們培植一個企業家,不光是給他們解決錢的問題,也引導他們走健康規范之路,希望他們講誠信、有技術、有思想、有追求,希望他們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貢獻。”
吳列進把金融擔保行業當成一個長遠的事業,一直以來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忘初心,堅持走持續發展、穩健發展之路。近年來,中盈盛達每年業務額有兩三百億,18年來累積服務企業1.2萬多家,累計服務金額超過1200億。中盈盛達分支機構遍布廣州、深圳、東莞、中山、肇慶、云浮等地區,并延伸至安徽合肥。
因為普惠金融做得好,吳列進榮獲2016年廣東十大經濟風云人物、全國十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領軍人物”等稱號。中盈盛達也被評為“中國最佳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機構”“全國十大最具影響力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創新成果”(“中盈盛達模式”)“應對金融危機中支持中小企業表現突出的擔保機構”“全國中小企業最信賴的投資擔保機構”“廣東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示范單位”和“最受佛山市民歡迎的金融單位”的榮譽。2021年,作為徽商,吳列進被評為“徽商年度創新人物”等。
吳列進作為廣東第一代的擔保人,為佛山乃至廣東的擔保業奠定良好的基礎。佛山以信用為基礎,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佛山擔保業迎來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吳列進表示,中盈盛達將繼續以新時代“佛山精神”為指引,銳意進取,勇于創新,切實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新時代下的社會信用體系提供精準助力,為切實推動“強國信用”戰略做出表率和貢獻。
中盈盛達辦公樓外景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