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烏鎮論壇觀點集萃

2020-11-25 17:32:47 來源:光明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吳建平:

  年輕人是互聯網創新的主體。現在我們日常使用的互聯網應用,很多都源于年輕人的靈感創意,互聯網的發展就是一撥又一撥年輕人把奇思妙想化為現實的過程。年輕人要把握數字時代的新機遇,善做全球合作互鑒的踐行者,敢做創新者,要成為數字創新的生力軍和數字經濟最積極的創造者。

  SEMI全球副總裁居龍:

  大國重器需芯片,萬物互聯需芯片,沒有芯片的互聯網就是萬物不互聯。現在的5G、人工智能等已環繞我們的生活,智能應用的發展帶動了對集成芯片的需求,我們必須要做一些芯片研發的國產化努力。在此我呼吁產教研融合,加強產學互動,學界制定研究方向應參照產業需求,這將有利于中國經濟創新體制發展的高質量突破。

  之江實驗室主任朱世強:

  在人工智能算力的驅動下,人們對數據計算的需求每三個月要翻一番,未來五年,全球的計算需求量將增長100萬倍。未來智能計算會具備超強算力,在技術層面實現高算力、高能效、強智能,在應用層面實現普惠泛在、隨需接入,形成泛在智能的服務。未來,計算能力會像電力一樣,成為隨處可取的生產能力。

  法國橋智庫主席周瑞(Joel Rue):

  互聯網誕生時是科學界內部的一個交流工具,如今我們已身處互聯網大眾化時代。未來的互聯網世界必然有競爭,但會充滿對抗嗎?我認為不會。走向全球化的方式有三種:國家競爭、私人和多邊主義。未來的互聯網世界既不應通過國家歸屬形成,也不會通過私人歸屬形成。我們現在還處于新時期互聯網時代的開端,只有多邊合作才是走向未來的正確方式。

  (光明日報記者鄒曉菁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5日 16版)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