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5A風景區西溪濕地西區洪園
很多人都知道杭州“西湖”,但知道杭州有“三西”的,可能就寥寥無幾了。杭州“三西”指的是:西湖、西泠印社、西溪濕地。
其中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有“天堂綠肺”之稱,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蓄洪水、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等生態功能。
西溪,古稱河渚,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是杭州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區域之一。早在南宋時期,這里就是皇家的狩獵場,在宋代,西溪濕地被稱為“西溪山莊”,是當時的皇家園林。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到了明清時期,西溪濕地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私家園林。
白天杭州西溪濕地洪園游船
杭州西溪濕地公園
杭州之肺——杭州西溪濕地公園
“曲水彎環,群山四繞,名園古剎,前后踵接,又多蘆汀沙溆。”歷史上的西溪占地約60平方公里,現實施保護的西溪濕地總面積約為11.5平方公里,分為東部濕地生態保護培育區、中部濕地生態旅游休閑區和西部濕地生態景觀封育區。
西溪之勝在于水,水是西溪的靈魂,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分布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致。
游覽西溪濕地公園,最好是坐搖櫓船或電瓶船。小船向前駛去,兩岸綠樹成蔭,樹影倒映在水中,似有似無,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船行景換,真是“舟行碧波中,人在畫中游”,讓人心曠神怡。
坐船可感受九曲十八彎,每一個轉彎處都不容錯過。西溪濕地橋多,有拱形石橋、木橋,水淺的地方是在水下打的木樁,上面是木排,也有竹排的。據統計,西溪濕地約11.3平方公里的面積上,有橋梁100余座。每一座橋都有一個故事,記載了西溪的歷史和變遷,堪稱“橋梁博物館”。光一條南北向的長堤——“福堤”,全長2300米,寬7米,自南向北貫穿了整個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中間就串起六座“福”字橋,分別名為元福橋、永福橋、慶福橋、向福橋、廣福橋、全福橋。六個“福”字,寄托了西溪百姓美好的心愿,散發著無限濃郁的鄉情。“河是自然,橋是文化 。”
西溪是鳥的天堂,園區設有多處觀鳥區及觀鳥亭,有費家搪、蝦龍灘、朝天暮漾、包家埭和合建港五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復區,向游客呈現出群鳥歡飛的壯麗景觀。
“煙水魚莊”是一座莊園式的建筑,“煙水”,是指柳煙、云煙、炊煙,人與煙水共處,猶如身臨仙境。而又有一座煙水閣,三層高樓,是登高遠望朝天暮漾風光,觀賞飛鳥白鷺的好去處。
西溪景區水網密布,河港縱橫,水塘相連,水草叢里常常有鴨群出沒,野趣橫生。這里珍奇鳥類,昆蟲也多。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強大的生態凈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西溪濕地是鳥類的天堂,已發現的鳥類有白鷺、杜鵑、黃鸝、喜鵲等89種,接近杭州鳥類種系總數的一半。
乘船而行,蘆葦蕩里,偶爾有一只小鳥飛起,伴隨著喳喳的鳴叫聲,掠過我們的船舷,飛向岸邊茅屋……
杭州西溪濕地公園鳥瞰
西溪濕地美景鳥瞰
雖然已是冬天,但是岸邊的柏樹挺拔,柏葉柔美,蘆竹的雄壯和秋海棠的秀麗,使得西溪濕地仍然生機勃勃,展示出一份只能屬于冬天的美麗。冬天,西溪濕地3000多株梅花將次第開放,形成了一片“香雪海”,“曲水尋梅”便是這里賞梅的一大特色。
過長春橋,可看到一片寬闊的水面,4棵上百年的大樟樹分布在河岸兩側,枝繁葉茂,這便是深潭口。深潭口又名深潭港,據《南漳子》記載:“深潭口,非舟不渡;聞有龍,深潭不可測。”深潭口因此得名,并成為西溪主要的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這里也是許多影視文化作品在西溪拍攝的取景點。潭口河岸的碼頭停著一艘手劃搖櫓船,這就是電影《非誠勿擾》中葛優和舒淇見面時乘坐的那條船,很多人在這艘船前拍照留影。
西溪濕地是杭州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除了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西溪濕地還擁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許多古人視其為世外桃源,并留下了大批的詩文辭章。這里有著獨特的民俗文化,如“龍舟勝會”“碧潭網魚”“竹林挖筍”“清明野餐”等諸多傳統民俗以及竹編工藝、絲綢制作等傳統手工。這里還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如荷花節、龍舟賽、中秋節等濕地文化。
自古以來,每年農歷端午節,西溪四鄰八鄉之龍舟,匯集于此,參與龍舟勝會,這一傳統民俗活動至今長盛不衰。相傳清乾隆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觀賞蔣村龍舟,欣而口敕“龍舟勝會”。自此西溪龍舟聲名遠播。每年端午龍舟盛會,深潭口和五常河道兩岸人聲鼎沸,熱鬧非常,古戲臺上戲曲、武術、舞龍舞獅精彩紛呈,水中幾百條龍舟來往穿梭,試比高低,這項象征西溪人勇猛頑強,百折不撓,追求美好生活的民俗活動流傳至今。
(組圖)西溪濕地龍舟勝會
走進煙水漁莊,這個西溪農耕漁事文化展示中心借鑒了清代文人陳文述《秋雪漁莊》的詩歌意境,取柳煙、炊煙、水煙三煙之妙,因此得名。此景點有桑蠶絲綢故事、婚姻民俗、西溪人家等展覽館,充分展現出水鄉民居的地方特色和居民質樸的農耕文化。
西溪濕地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和精神享受,也成為了杭州市的一張名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探訪。
杭州5A風景區西溪濕地西區洪園
繼續前行,只見前面人來人往的,是一個比較繁華的地方,原來是到了河渚街。路邊河流環繞,右轉跨過一座小橋,我們來到了街上。這里還保留著許多原來的民居,不過,現在已經改作商鋪和餐飲了,經營多種體現民俗風情的一些傳統產品以及具有特色風味的小吃等,如藍花印布、西湖綢傘、龍頭雕刻、杭幫菜、西溪米酒、西溪糕團、西溪豆腐等。附近還有特色美食店,如:“西溪小筑”“梅鶴山莊”等,可以品嘗到當地特色的菜肴。此外,在濕地的茶室中,還可以品嘗到正宗的龍井茶,配上美味的小點心,享受一段悠閑的時光。
責任編輯:王燦燦 校對:楊文博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