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社區辦公樓
走進東莞市塘廈鎮石鼓社區,可以看到寬敞開放的綠地空間、鮮花盛開的村居美景,以及居民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大街小巷到處呈現出一派規范有序、清新舒朗、宜居宜業的和美景象。
近年來,塘廈鎮石鼓社區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走出一條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與鄉村振興“互融共進”新路子。該社區先后獲得“廣東省宜居社區”“東莞市美麗幸福村居”“東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東莞市精細化管理示范社區”“東莞市綠色社區”等榮譽稱號。
實施“百千萬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去年石鼓社區與社區組兩級總收入10109.64萬元,歷史性地突破億元關口,同比增長11.51%。
石鼓社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狠抓重大項目落地建設,通過解決歷史遺留土地問題、土地統籌、城市更新改造,引進了一批重點項目,其中包括3個產業類項目和2個城市更新改造前期服務商項目。截至目前,該社區擁有企業520家,規上企業共53家。
石鼓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石鼓橋蛟路與布尾路口袋公園
抓住深圳新一輪產業溢出的窗口期,圍繞優勢產業以及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5G應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招引重大項目、龍頭項目、“獨角獸”項目。
緊緊扭住存量重點產業,繼續做好對企服務,全力支持重點企業增資擴產、做大做強。大力支持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發展,重點推動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制造、智能手機以及高端智能制造裝備等發展壯大。
同時,社區創新發展理念,突出規劃引領,堅定不移拓展空間,大力推動可持續發展。
石鼓社區按照廣東省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實施城鄉環境“蝶變行動”,奮力推進城市品質實現更大躍升。
近年來,石鼓社區共投入近1億元,先后推動美麗幸福村居建設、特色精品示范村創建,打造了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網紅打卡點”,轄區形象及環境進一步提升。以文化廣場、油畫藝術公園、街頭小景、四小園、村史館為平臺,進行提檔升級,選定了田廈大道、高園路等沿街立面進行改造,建成 2條具有黨史教育意義的藝術彩繪長廊。建成石鼓公園等4個社會公共停車場,新增各類停車位1500個。規范主要干道閑置地及施工地的圍擋設置,轄區圍擋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
投入900萬元對石鼓商業街進行立面改造,統一規范了外立面廣告設置,成功打造并獲評為東莞市“莞味廣告示范街”。充分保護雙安圍等古村落,重新修整了圍村巷道和水渠,活化了石鼓大會堂、江夏書院等一批古建筑,美化了圍村居住環境。建成田園風光和5處街頭小景及“口袋公園”,完成石鼓公園建設和文化廣場優化升級。
現在,社區面貌煥然一新,處處煥發出強大的活力與生機。
用心用情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民生問題無小事,處處留心皆民生”,石鼓社區不斷增強民生福祉,民生兜底堅實有力、教育醫療提檔升級、就業創業更高質量,一幅幅具有溫度的幸福新畫卷徐徐展開。
今年3月,社區投入2200多萬元興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正式啟用,其主體建筑為五層,總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內部共設有17個功能室,給群眾提供舒適良好的休閑、學習環境。實踐站配備專兼結合的文明實踐管理人員,通過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教育科普、文化文藝、衛生環保、扶危濟困等居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以深外環高速通車為契機,石鼓社區進一步完善社區路網,加快推動嶺南大道、向陽路等主要道路啟動升級改造。據悉,塘廈鎮向陽路道路工程的新建段位于塘廈石鼓社區,起點與塘廈鎮向陽路道路工程改造段設計終點相接,自北向南,終點止于塘廈——深圳交界處,對接深圳環觀南路,路線全長約355m。本項目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60km/h。道路建成后,將改善村居的出行環境,提升群眾的生活質量。
持續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對轄區主要道路進行硬底化改造,并完善路燈、步道、路肩綠化等公共配套建設,切實改善轄區環境,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抓實抓細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全力確保社會穩定,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同時,加快農民公寓的籌建工作,讓居民群眾安居樂業。
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石鼓社區以創建基層黨建“全域推進、整鎮提升”示范鎮為抓手,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聚合力、暖民心、促發展,切實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模式得以鞏固,使社區居民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
社區黨委切實加強理論學習,并在石鼓江夏書院開展“舊學堂里傳黨聲、勁鼓催征話振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活動,扎實推進基層黨建。
黨群服務中心已進行升級改造好并投入使用,真正做到便民惠民利民顯實效,全面推動基層末端執行力和解決“最后一公里”落實落細。
社區黨委書記黃再洪表示,石鼓社區將持續推進黨建引領社區經濟社會發展,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進取的態度、更加有效的舉措,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改善民生福祉,為建設“東南門戶、產業重鎮”,打造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強鎮,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石鼓力量。
責任編輯:王燦燦 校對:楊文博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