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武功山
“臺州地闊海冥冥,云水長和島嶼青。”
在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辭藻中,臺州山的神秀、海的氣魄、水的靈氣,一覽無余。
臺州,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地處中國黃金海岸線中段,其海岸線長達651公里,近海有12個島群691個島嶼。歷史上臺州“河網密布、港汊交縱”,水鄉風韻不亞于蘇杭,有“走遍蘇杭,不如溫黃”之說。臺州歷史文化悠久,文化特色鮮明,是中華和合文化重要源頭,是“大陳島墾荒精神”的發源地和實踐地。
浙江臨海市臺州府城
臺州自然稟賦優越,發展特色鮮明,如今更被世人譽為“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
臺州是一首詩
9000多年前,它從北部的下湯文明走來,在海邊靈山留下足跡。它是佛教天臺宗發源地,也是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還是唐詩之路的落腳點。
改革開放以來,臺州領風氣之先,以民營經濟先發引領區域經濟蓬勃發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臺州現象,躋身沿海發達城市行列,先后榮獲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優秀創新型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中國12大品牌經濟城市、中國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臺州大力推進“多城同創”工作,不斷提升城市統籌發展水平,成功創成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如今的臺州,是長三角城市群16個城市之一,更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
臺州是一幅畫
被譽為“山海水城”的她,兼具山、海、水的自然品性,孕育出詩畫江南的大美臺州。
她倚山而面海,兼得山海之利,平原丘陵相間,呈現“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地貌格局,山好、水好、空氣好,是山、海、水和諧的生態福地,是全國溫濕度指數最為宜人的地方之一,空氣質量指數長期位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
臺州括蒼山風力發電
她名山環抱,自古就以“海上名山”著稱,群山巍峨,雄奇秀麗,集“奇、險、清、幽”于一體,擁有天臺山、神仙居兩大國家5A級旅游景區,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兩個以“山”為主題國家5A級景區的城市。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名聞天下的天臺山,有著“十個地”的美譽,即佛教天臺宗發祥地、道教南宗創立地、詩僧寒山子隱居地、唐詩之路目的地、“活佛濟公降生地”、徐霞客游記開篇地、和合文化發源地、“桃源遇仙發生地”、“五百羅漢應真地”、茶祖葛玄植茶地。
她依海而興,有“東海之門”美譽,“港、涂、島、能、灣、景”等海洋資源非常豐富,9個縣(市、區)有6個瀕臨東海。她是全國為數不多擁有3個海灣的城市,大陳島是浙江第二大島,名列全國百強鎮32位,素有“東海明珠”的美譽,是浙江省海洋開發與保護示范島,入圍中國海洋寶島榜單;一江山島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現代戰爭遺址;石塘半島上的石塘鎮是新千年第一縷曙光首照地,素有“畫中鎮”之美譽,被稱為“東方好望角”。
浙江臺州大陳島風光
豐富的海洋資源,不僅給臺州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也帶來了豐富的漁業資源,臺州是中國主要漁區之一,盛產大黃魚、帶魚、鯧魚等數十種經濟魚類,漁業產量位居全省第二,溫嶺是浙江海洋捕撈第一大縣,養殖青蟹、海帶、縊蟶等10多種海產品。三門是浙江水產養殖第一大縣,三門青蟹“橫行天下”。
她望水而生,水資源豐富,河網密布,港汊交縱,境內有大小河流8000多條,市區水域面積超過46平方公里,是全國少有的水上城市,有著不輸蘇杭的江南水鄉風韻。自唐宋以來,臺州人逐水筑居、倚河行商、溝渠澆灌,經營出富庶豐饒的浙東糧倉,成為著名的水鄉澤國、魚米之鄉,南宋以來便有“黃巖熟,六縣足”之美譽。
臺州公盂村
近些年,臺州堅持向海圖強,推進全域開發開放,以更大力度統籌好港口岸線、陸域、島嶼和腹地,實現港產城灣一體化發展。臺州正在加快頭門、大麥嶼等港區開發,推進大型深水公用碼頭、多用途碼頭、油品碼頭和港口物流基地建設,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億噸。由北向南謀劃建設新能源城、新材料城、新醫藥健康城、未來汽車城和精密制造城,打造世界級臨港產業帶。
臺州是一本書
被譽為“和合圣地”的她,有著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淀,造就了獨具個性的城市氣質。
她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距今近萬年的下湯文化,是浙江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她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天臺山,以其深邃的文化內涵,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和合文化”,唐代詩僧寒山、拾得并稱為“和合二仙”。寒山曾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這段佳話,古今傳頌。
正在不斷發揚光大的“和合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具有廣泛而久遠的影響,被稱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
臺州是一曲歌
被譽為“制造之都”的她,有著雄厚的制造業實力,成為了臺州發展的強市之基。
她是中國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制造業市場主體12萬戶,其中制造企業5.84萬戶;規上企業3563家,中小企業5.48萬家,制造業門類齊全、上市公司數量眾多、主導產業邁向高端。
臺州神仙居風景區
她是華東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已形成了以核電、火電、水電為主,抽水蓄能發電配套,風電、潮汐電互補的能源格局。
她是國家級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試點城市,民營經濟發展的土壤,也孕育了臺州良好的金融服務環境。“小微金融全國看浙江,浙江看臺州”。2015年底,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臺州被列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
臺州是一個夢
她是中國夢的生動寫照,正在鋪開全新的美麗畫卷,向著“大美之地、幸福之城”大步邁進。
她的產業版圖加快重塑——
以無人機小鎮等為代表的千億級高端制造產業群逐步培育,臺州制造2025振奮人心;交通出行正在嬗變,沿海高速、市域鐵路等一大批重大交通項目全面提速,升級版互聯互通呼之欲出;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三區兩市”協同發展加速推進,中心城市首位度和新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
臺州市神仙居鐵索橋
她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
臺州從“一帶一路”倡議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建設出發,謀劃臺州發展的城市特色,大力發展港口經濟,謀劃RCEP下的臺州自由貿易港。以民營經濟共興、共同富裕為根基底盤,科學務實謀劃臺州大灣區建設;以市區高質量建設“五大攻堅”行動和“三新”農村共富“五大提升”行動為抓手,注重對各區域系統性、整合性的規劃,加快城鄉配套設施項目建設步伐,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為臺州民營經濟跨越發展增添新動能。
臺州市按照“拉高標桿,爭先進位,勇當排頭兵,再創新輝煌”的整體要求,正朝著完成“民營經濟創新發展、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補齊關鍵領域短板”三大歷史任務奮進。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在新起點上,臺州正跨越發展,打造獨具魅力的“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詩仙李白留下的千古名句,正是臺州魅力的最生動呈現。
臺州城市景觀鳥瞰
責任編輯:游洋 校對:海洋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