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離島免稅“新政”成效明顯,圖為三亞海旅免稅城 王子謙 攝
中新網海口1月11日電 (王子謙 王曉飛)海南“十三五”建設發展輝煌成就首場主題新聞發布會11日在海口舉辦。海南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常務副主任王磊表示,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展建設順利開局,蓬勃展開。
王磊介紹,目前海南自貿港一批核心政策落地實施。離島免稅“新政”成效明顯,全島免稅店全年實際銷售額超320億元;去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全省共引進人才11萬多人,同口徑增長1730%,兩年多來引進各類人才20.8萬人;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洋浦保稅港區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進出口總額和產值分別增長1.3倍和1.96倍。
航拍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 駱云飛 攝
海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啟動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試點,全口徑跨境融資杠桿率提高至2.5倍。出臺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境內股權投資暫行辦法,首支落地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已匯入投資基金1.49億美元。全省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結算量是上年度的9倍。
海南自貿港航運、航空新政作用顯現。21艘“中國洋浦港”國際貨輪命名交付,開通首條洲際越洋航線,外貿航線增加到14條。試點開放客運、貨運第七航權,保稅航油銷售價格實現國內最低,博鰲機場即將開放國際口岸。
海南在跨境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取得新進展。工信部批準設置海口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同意在9個重點園區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
王磊介紹,當前海南自貿港法治建設順利推進。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已經審議了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的議案,目前正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在地方立法上,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先后審議通過反走私暫行條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等10件法規,修改紅樹林保護規定等4項法規,正在加快研究出臺海南自貿港公平競爭條例、破產條例等地方性法規。
據悉,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發展勢頭良好,相繼實施園區管理體制改革,11個園區內的企業數約占全省總量1/10。其中洋浦2020年港口吞吐量達到5664萬噸,同比增長12.95%;集裝箱突破100萬標箱,同比增長44.02%。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已吸引12家醫療機構、51個院士專家團隊進駐,使用創新藥械超過110種,可用抗腫瘤新藥、罕見藥達100種。初步實現醫療技術、設備、藥品與國際先進水平“三同步”。
海南在自貿港建設中著力提升營商環境。王磊介紹,海南設立行政審批、國際投資、國際貿易、人才服務等“單一窗口”,壓縮審批時限7至8成。海關審批事項全部實現“一個窗口”和網上辦理,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40.5%。國際船舶登記申請材料和審批時間壓縮60%和86%。據第三方評估機構依照世界銀行評價指標體系測算,2020年海南總分為77.9,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32位。其中,企業開辦排名上升到第7位,登記財產排名上升到第22位。
航拍洋浦保稅港區 駱云飛 攝
海南自貿港對外開放水平正在全面提升。2020年實際利用外資30億美元左右,實現連續三年翻番目標,在海南設立外資企業的國家和地區比前年增加40多個,經濟小省正邁向全國外資大省行列。
王磊表示,海南將持續推進各項政策落地實施,深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系統推進封關運作基礎性配套工作,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動自貿港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完)
責任編輯:孫遠進 校對:孫遠進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