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當前位置:博覽 >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發布時間:2024-09-19 15:52:36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流經9個省區,全長5464公里,是我國僅次于長江的第二長河。黃河流域擁有多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煤炭儲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早在上古時期,炎黃二帝的傳說就產生于此。黃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分布有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誕生了“四大發明”和《詩經》《老子》《史記》等經典著作。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


曾幾何時,黃河由于自然災害頻發,給沿岸百姓帶來過深重災難。從先秦到新中國成立前的2500多年間,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黃河下游共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黃泛區饑荒連年,“百里不見炊煙起,唯有黃沙撲空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對治理開發黃河極為重視,黃河流域的經濟建設取得長足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明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統籌推進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保護修復和鹽堿地綜合治理,讓“塞上江南”越來越秀美。


目前,黃河流域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基本形成。各地在推進新型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中,強化統籌協調和系統治理,將相關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寫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并出臺生態環境保護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專項規劃,在國務院最新批復的省域國土空間規劃中把自然保護地體系全面建立作為重要目標之一。各地在自然保護地的依法治理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青海、四川、山東等地分別出臺三江源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等相關管理條例,通過制度創新促進實踐進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優化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制。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對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努力打造美麗中國黃河流域示范樣板,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責任編輯:王燦燦 校對:海洋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

Top